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件无线电技术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相关领域里逐渐兴起。与传统无线电技术相比较,软件无线电最主要的优势在于它用通用可编程器件来替代专用集成芯片,使数字通信系统不再受到硬件系统结构的束缚。而为了将软件无线电由概念转化为实际应用,需要有效地解决波形组件互联问题。到目前为止,尽管公开的文献中提出了一些软件无线电波形组件间互联的解决方案,但是仍然不能很好的适应软件无线电发展的需求,有关组件互联技术方面的研究也一直是众多通信装备制造商与相关科研机构的关注重点。本文围绕软件无线电波形组件间的互联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研究,并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论文研究了现有的旨在解决软件无线电组件互联问题的规范和协议,并对实现组件互联的核心架构——硬件抽象层的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而后在综合考虑实际需求、运行效率与硬件资源占用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硬件抽象层的设计思想并给出了相应解决方案的整体架构。其次,论文从模块功能上入手将硬件抽象层其整体划分成数据接收、数据发送和硬件抽象层控制三个主要部分并分别对各部分的具体设计方案与硬件实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进而据此提炼出了一套完整的模块化实现硬件抽象层的技术方案。方案的数据传输时延、硬件资源占用与数据吞吐量等主要性能指标都有明显提高。该方案主要包括:设计实现数据接收和发送功能模块,为波形组件互联提供标准环境,实现高效的软件无线电组件互联架构;设计实现硬件抽象层控制模块及具有不同配置功能的控制帧,实现对FPGA硬件抽象层的动态配置并优化控制命令格式从而有效地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并降低FPGA硬件的资源占用,控制命令的传输效率提高了22%。最后,论文初步探索了使用FPGA软核来实现组件互联的技术方法,从软件代码实现与硬件平台生成两个方面对该软核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的设计实现方案。而后在此研究基础上采用Xilinx公司的嵌入式开发套件EDK实现了硬件抽象层的主要功能,有效论证了采用软核实现软件无线电组件互联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