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师道诗文批评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y63543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师道以理学名家而兼善文学,学有根柢而见解独到。他以其创作实绩和在诗话、诗文中展示的独到的文学理论,在元代中后期的文学史上享有一定的地位。对他的研究,一方面,我们可以得知理学从宋到明的过渡和流变中,元人是以怎样的态度、方式继承并发展的;另一方面,通过对吴师道这一类诗文批评家个案的研究,从而更加准确和深刻地把握当时元代文学创作的现状和文学批评的价值趋向。论文由引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引论,简要介绍了吴师道的著作流传以及后人对他评论和研究的概况,也明确了对吴师道诗文批评理论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由六章构成。第一章写吴师道批评理论提出的文化背景,从元后期诗文批评的现状和以理学为主的学术背景对吴师道诗文观的影响两个方面论及。第二章明确吴师道诗文批评理论的哲学基础,联系前人关于“气”的研究,对吴师道“文出于气”的文学本体论作了探讨。第三章,从养气的观点出发,引出吴师道的作家修养论,并分析了吴氏作家修养论的内容及其修养途径。第四章,论述吴师道的创作论,对吴师道重视兴会和一己之个性的自然为文观进行了阐释,并结合吴氏作文讲求法度的主张,在二者的兼顾中提出了“义理之正”和“性情之真”相统一的诗文创作理论。第五章探讨吴师道的诗文通脱和达观的批评观:他论人重视人品和气节,但又不废弃诗文;论文章风格以雅正为主,但又不主于一格。第六章涉及到吴师道的鉴赏论,本文能结合当时穿凿求新的时弊,指出吴师道“读者不以辞害意”、要求读者和作者心灵相期等主张的适时性,并结合实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论证。第三部分为结语,本文从元代中后期的理学与文学的交融、师心与师古间出、宗唐与宗宋的分歧的大背景下,对吴师道在这些问题上公正客观、通脱宽泛的批评眼光给予了恳切的评述和论证,并具体指出了了吴师道诗文批评理论的意义和深远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手持式移动设备计算能力、存储能力、显示效果等方面的增强和提高,利用手机、PDA等移动设备开展的移动学习也备受关注。作为移学习
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电子系统的核心器件,在民用及国防上的作用日益重要。半导体激光器具有许多其它激光器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制导、精密测量、医疗及信
对海底热液物质的探测与研究,是近几十年海洋地质调查研究的重要内容。激光拉曼光谱(Laser Raman Spectrometry)技术能够原位、实时、连续探测海底目标物。我国“十一五”科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之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一直依靠人口红利带动整个经济发展。但是2004年初,在东莞地区首次出现了"民工荒"的情况,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目
转化生长因子(TGFβ)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TGFβ信号是通过TGFβ结合受体后,激活Smad蛋白入核实现信号传递的。胰岛素是体内调控碳水化合物代谢的重
出身农村的彭见明发表长篇小说共八部,1987年写出了《风流怨》、1988年彭见明写出了《将军和他的家族》、1990年创作的《大泽》1995年创作的《玩古》,他的作品得到了更大程度
蔡正孙是宋元之际有影响的诗歌批评家、诗人。著有《诗林广记》、《唐宋千家联珠诗格》以及《精刊补注东坡和陶诗话》。《唐宋千家联珠诗格》还里载录了他的五十八首七绝作品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学》教学存在教学刚示不明确、教学缺乏互动与交流、教学内容完全照搬教材且教材不太符合高职教学的要求、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效果较差。因此,教学
目的 :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病率并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4例,对所有患者
格萨尔史诗在民间产生和发展的各个时期,不断吸收了丰富的藏族历史与文化,不仅成为一部反映过去藏族社会生活的历史典籍,也成为了涵盖古代藏族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