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现象学视阈下数字手的直觉化交互设计与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5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手(Digital Hand)是一种关于手的技术,是手与技术相互作用的产物。回顾手与技术关系的演进历程,手与技术关系经历了结合、延伸、仿真的过程。远古时期手的技能,是手与技术的初次结合;古代手工技艺是手与技术融为一体;近代的机械手技术是技术对手的延伸;现代的数字手技术是技术对手的仿真。数字手作为一种人机交互的新技术,是人们打破时空界限争取身体自由的结果,是向着注重人性、情感等人文因素的复归,实现了技术返魅。数字手的技术演进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间可以有交叉重叠,即数字化“可视手”、“物理手”、“生理手”、“智能手”4个阶段。从数字手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注重用户的情感体验和审美需求已经成为目前数字手研究的出发点。未来,更加自然、高效的智能手的开发和应用将成为数字手的发展方向。从用户体验出发,以直觉化认知理论和直觉化设计原则为基础,对用户体验进行信息收集和任务分析,构建出以直觉化交互为目的的用户体验模型。依据这个模型建立数字手的交互设计模型,实现数字手的直觉化交互系统的设计。利用用户测试的方法评估本设计的可用性、有效性,从实验测试结果可以得出,与传统的基于鼠标、键盘、控制手柄等设备的交互界面相比,基于三维网站的数字手交互更能满足用户的体验需求,给人一种更自然的、高效的交互体验。从技术现象学理论来看,数字手的直觉化交互建构出一种新的体验方式——涉身体验。在涉身体验中,数字手重新建构了感知主体、感知空间以及感知尺度,从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符合人类欲求的感知方式。综上所述,数字手是人手的延伸和仿真,为人们能够打破身体的局限,涉身到虚拟世界进行信息传递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数字手的直觉化交互中,数字手与人手融为一体,彼此相互作用和相互塑造,在这种情况下,数字手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而是人造物与使用者的一个共生体。
其他文献
期刊
本论文以在会展及世博展馆建筑中,关于环境造型材料的应用研究为背景,以前人的理论经验为依托,进行分析,并结合本人在实地的考察中得到的经验和资料,对世博展馆建筑材料的发
本论文是对扬州清曲玩友及其音乐行为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1980年以后扬州清曲玩友音乐行为的描述,阐释其音乐行为背后的文化意义。玩友是音乐行为的主体,其观念与行为互相影响
文字作为存储和传递人类思维活动的符号,是人类认知发展和思维形成的内核与内在生成程序,文字实现了信息的跨时空传达。汉字作为汉民族思维的物质载体,在传播汉文化的同时,形成了
期刊
泥彩塑是一种古老而又独立的雕塑类型,它由泥塑和彩绘结合而成。山东地区在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时期就已经发现了遗存。北方农民的质朴、山东大汉的豪放以及孔孟儒家文化都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国作为瓷的母国、陶的故乡,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表现空间,越来越成为现代人所热衷的一项艺术活动。陶艺也越来越融入到当今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