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与未来,承担着在不久的将来参与国际竞争、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由于我国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文化因素发生了复杂变化,大学生由于受到这种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影响,面临成长过程中诸多人生发展课题及年龄阶段身心特点,部分大学生在压力与挫折面前应对无措,出现心理失衡现象,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其管理也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在我国高校已广泛开展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断地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但是仅有高校单方面的努力无法很有成效的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健康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还需要来自高校系统外的其他社会系统的配合和协调,尤其是政府公共职能的充分运用。本文的研究从政府职能视角出发,运用公共关系理论,一是具体分析了政府职能及公共服务职能的相关理论概念,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项定位于准公共产品,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属性分析;二是在我国政府职能变化的背景下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发展历程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现状,并就管理现状中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三是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要充分利用其公共服务职能改善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促进政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中真正充分发挥其公共服务职能,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