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AchR片段129~145建立重症肌无力经典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asthenia gravis-EAMG)大鼠,运用“温阳补气”针法对EAMG大鼠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s antibodies AchR-ab)及γ干扰素(IFN-γ)影响的研究,证实“温阳补气”针法对EAMG大鼠治疗作用及干预机制。进一步丰富了中医治痿理论,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实验选取Lewis大鼠,将AchR片段129~145以1:2的比例与CFA完全乳化,建立EAMG大鼠模型。上述抗原乳剂以200μl/只注射于大鼠四足垫部(50μl),抗原量为50μg/只。分别于初次免疫后第4周、第8周,再次同法免疫接种。记录大鼠的体重变化,参考Lennon的评分标准评价症状等级、RNS衰减值和血清AchR-ab表达水平观测模型是否成功。选取造模成功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溴吡斯的明治疗组、“温阳补气”针法治疗组。空白组同期同条件饲养,相同条件下抓捕与处理;模型组大鼠也是同期同条件饲养,不予任何治疗;“温阳补气”针法组给予“温阳补气”针法组治疗;溴吡斯的明组给予溴吡斯的明治疗。分别于发病后的第1天及干预(治疗)后第14天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AchR-ab和IFN-γ表达水平变化,并每周观察症状和体重变化。结果:70只大鼠建立模型,结果成功32(死亡2只)只,成功率为45.71%。观测结果如下:1、EAMG大鼠体重增加缓慢,出现较为明显的肌无力症状,临床症状评分为1.85,与空白组有明显性差异(p<0.05);2、血清AchR-ab表达水平0.2199与空白组0.0357比较明显升高,3、血清IFN-γ表达水平220.65与空白组0.075比较有明显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应用不同方法干预(治疗)后,“温阳补气”针法治疗组及溴吡斯的明治疗组和模型组大鼠比较,大鼠Lennon法症状评分降低,体重明显增加,血清AchR-ab表达水平降低,IFN-γ表达水平明显降低,RNS衰减率降低;“温阳补气”针法组与溴吡斯的明治疗组观察指标无明显差异;“温阳补气”针法组体重评分明显优于溴吡斯的明治疗组(p<0.05);IFN-γ水平和血清AchR-ab水平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1.本实验应用AchR片段129~145加上完全弗氏佐剂(CFA)免疫大鼠,结果实验大鼠与人类MG的临床症状改变相似,Lennon的评分标准评价症状等级、RNS衰减值和血清AchR-ab表达水平检验,初步判定EAMG模型建立成功。2.“温阳补气”针法治疗EAMG有效。能够使EAMG大鼠Lennon法症状评分、体重评分明显改善,肌力明显增加,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清AchR-ab表达水平明显降低;IFN-γ表达水平明显降低;3.治疗第14天时,“温阳补气”针法组与溴吡斯的明组治疗均有明显疗效,但从EAMG大鼠体重评分变化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温阳补气”针法组优于溴吡斯的明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