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评价周围型肺部肿块良恶性的价值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zm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iticity,SWE)技术对周围型肺部肿块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从而为临床早期诊治肺癌提供重要影像学手段。方法:1.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呼吸科及心胸外科住院且经X线或胸部CT检查发现存在单发周围型肺部肿块的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下患者姓名、年龄等一般参数。以穿刺或手术获取的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良、恶性组,恶性组内进一步分为鳞癌亚组、腺癌亚组、小细胞癌亚组及其他组。2.所有患者分别接受常规超声及SWE检查,在二维超声模式下观察肺部肿块的位置、形态、大小、数目、回声特点及与周边组织的关系,并测量病灶最大径线,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特点,再启动SWE技术获得病灶的测量深度、杨氏模量的最大值(Maximum value of elasticity,Emax)及平均值(Mean value of elasticity,Emean),并存储图像。3.统计分析良恶性组间及恶性组内不同病理类型(鳞癌亚组、腺癌亚组及小细胞癌亚组)的Emax及Emean有无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获得其鉴别良恶性周围型肺部肿块的截断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1.病理结果:112个病灶中,良性病灶47例,其中肺炎37例,肺结核5例,神经鞘瘤5例;恶性病灶65例,肺腺癌20例,肺鳞癌24例,小细胞肺癌17例,转移性肺癌2例,肺大细胞癌2例。2.良性组、恶性组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别为21.72±2.63和21.20±2.51,肺部肿块的测量深度分别为4.51±1.12 cm和4.82±1.33 cm,两组的BMI值及肺部肿块的测量深度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良性组、恶性组的肺部肿块的最大径线分别为4.23±1.43 cm和5.73±1.91 cm,恶性组的肿块大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杨氏模量的Emax、Emean分别为13.20±10.85Kpa和8.40±0.52 Kpa,良性组杨氏模量的Emax、Emean分别为9.45±0.73 Kpa和5.27±0.53 Kpa,恶性组的Emax、Emean均大于良性组(P均<0.05)。恶性组内腺癌亚组、鳞癌亚组、小细胞癌亚组三组的Emax、Emean中,以小细胞癌亚组的Emax、Emean值最高,但三组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3.根据ROC曲线获得鉴别良恶性周围型肺部肿块的截断值分别为10.35 Kpa和5.85 Kpa,其诊断恶性病灶的AUC、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74、74.36%、72.22%、85.29%、57.52%和0.80、81.58%、80.78%、89.57%、67.67%。结论:1.SWE技术弥补了常规超声的不足,可很好的评估周围型肺部肿块的弹性特性,为评估周围型肺部肿块的良恶性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2.以杨氏模量值Emean=5.85 Kpa作为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截断值,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且Emax指标,较Emax有着更高的诊断效能。
其他文献
异位妊娠是一种常见的妇产科急腹症,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国外(以美国为例)异位妊娠与正常妊娠之比由1970年的1:122上升至1980年的1:71,国内由1:162上升至1:56—93。能否及时
成年监护制度是弥补被监护人意思能力不足并提供保护措施的制度。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人口老龄化将持续加剧,对成年监护制度的需求也日益扩大。《民法总则》积极应对新时代的成年监护新课题,规定了“监护人最大程度尊重本人意愿”以及“监护人协助义务”,说明接受了“自主决定权”、“协助决策”等监护新理念,但仍存在过于原则、抽象,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尚未形成体系化的协助型监护制度。本文以我国成年法定监护的转型为切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H2+阈下谐波的取向效应.数值模拟过程中,主要关注波长为760nm的阈下谐波,通过逐次减去激发态贡献的方法,研究共振相关谐波不同取向角下的变化规律.结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涵盖拉萨、山南和林芝等市10余县,总面积约2.2万km~2,涉及51个1∶5万图幅。本文在充分收集区调、矿调和矿产勘查成果资料基础上,通过析出蚀变信息,绘制
目的 研究喉鳞状细胞癌中Skp2和p27的表达水平以及临床病理联系,探讨其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58例喉鳞状细胞癌(LSCC)、12例喉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