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国际化、商业化时代,中国与非洲国家经济往来逐年增加,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日益频繁,法律翻译在对外贸易和对外法律交流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法律文本的翻译应采取怎样的翻译标准与策略?如何用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本文拟以吐温万·玛库瓦撰写的《非洲银行法与实务文集》第一章作为实际案例,以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为理论指导,分析法律文本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并总结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非洲银行法与实务文集》是一本关于非洲银行法与实务的重要学术著作。该书主要介绍了乌干达银行法与银行系统的发展历史,分析了乌干达银行系统的几大重要问题。第一章《在乌干达开展银行业务的制度框架》介绍了乌干达银行的发展历史、商业银行的发展环境、银行营业执照的发放与撤销。本翻译实践以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为理论指导,力求在准确无误地理解源语文本信息的基础上,将原文信息准确地传递给目的语读者。本翻译实践报告包括四个部分:翻译任务描述、过程准备、案例分析和实践总结。翻译任务描述包括项目来源与意义、文本分析;翻译过程描述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译后审校,译前准备包含平行文本的查找、术语表的建立和翻译理论的确立;案例分析是本翻译实践报告的核心部分,该部分分析了法律文本在英译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在目的论指导下,笔者结合文本特点采取了换序法、增译法和分译法,分别从词语、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分析了此次翻译实践,以实现准确传递原文信息的目的;最后一章为翻译实践总结,既客观指出了此次翻译实践的不足之处,也总结了此次翻译实践中尚未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