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数量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的主要内容。耕地数量变化影响和制约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演变方向,合理的耕地数量变化有利于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高,不合理的变化和利用则导致生态恶化。本文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构建耕地生态位理论和生态位数学模型,并测度分析了焦作市耕地数量变化时空动态特征、环境效应以及驱动力,旨在通过对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力——耕地数量变化——耕地数量变化环境效应之间的作用与反馈机制的认识,进行耕地数量调控,为焦作市生态规划、生态建设及生态结构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①将生态位理论引入到耕地数量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中,一方面可使耕地这一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从生态学理论中得到解释和量度,另一方面可将耕地数量变化与其驱动力研究纳入到一个体系当中(即耕地数量生态位变化规律、动态特征是其效益生态位变化和空间分异性的直接反映和外在表现),为该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②构建的耕地生态位数学模型能够较好地测度焦作市耕地数量变化的时空动态特征。测度结果表明,1997~2003年期间,焦作市耕地数量生态位整体呈逐年压缩状态,其数量生态位的压缩与林地和建设用地数量生态位的扩充相关性较大;并且焦作市耕地数量空间变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表现在各县(市、区)耕地数量生态位扩充压缩度的不同及数量生态位重心的迁移。
③焦作市耕地数量生态位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环境效应,并影响和制约着耕地生态背景质量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水平。
④耕地效益生态位驱动力作用机制能够较好地解释焦作市耕地数量生态位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即耕地数量生态位扩充和压缩与效益生态位驱动力的大小及作用机制直接相关。
⑤可根据效益生态位驱动力作用机制与耕地数量生态位时空变化关系,对焦作市耕地数量生态位进行调控,以提高焦作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