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宜人的街巷空间——以丽江为例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mingming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后,开始渴望更高层次的需求,特别体现在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在这一方面,传统的街巷空间值得借鉴.它不受现代交通车辆的干扰,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和谐共融的关系.街巷中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显得更加人性化.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势必会有老的建筑被拆除,新的建筑被加建的情况出现.经历了千百年不断发展和演化形成的街巷空间正在受到破坏,因此,如何能创造现代意义下的"街巷空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传统街巷空间的人性化,旨在借鉴传统街巷的"宜人"之处,再加上人性化理论的指导,希望对街巷空间的人性化营造起到积极作用.另外,结合丽江大研古城的调研成果以及对"束河古镇保护和发展规划"的实例分析,对现代意义下的街巷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人性化的角度提出了一些设计建议.全文共分为5章.第1章绪论部分阐述了"街巷"、"宜人"等基本概念,目的主要是说明题目的涵义;另外,还介绍了论文的目的和意义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第2章主要以人性化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街巷空间的构成要素,从总体的角度对人性化街巷空间进行了阐述.第3章通过对传统街巷人性化层面的分析,揭示了传统街巷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手法.第4章运用人本主义的理论基础,结合环境行为学的理论和方法具体分析了在街巷空间中人的需求如何得到更好的满足.第5章通过对街巷空间中的具体的物质要素的落实,真正体现出街巷空间的人性化.这些物质要素包括了空间、绿化、水体、铺地和环境小品.
其他文献
购物中心是新兴的商业建筑模式,正逐步成为城市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交通空间是连接购物中心中各组成部分的骨架,是购物中心中流线组织、功能复合、形态塑造、安
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内很多城市开始了城市形象工程地建设,通过修建标志建筑、大型休闲广场等手段来达到提升城市影响和形象的目的,但在城市形象得到提升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问题
本论文的研究范围是大城市商业中心地下空间的开发设计。  上海市是目前我国在地下空间利用方面走在前列的城市之一。论文简要介绍了上海市中山公园商业中心地下空间的利用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社会背景和国内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影响下,处于新世纪下的中国医院建筑,正经历着经济体制、医学模式和技术革命的三大变革。我国城市综合医院出现了新的发
隐喻这一修辞学的概念不仅仅是"点缀在风格上的高级饰物",它逐渐显现出了人类认知和创造思维的深层属性.从隐喻主体的角度来看,人类的语言、文学、认知乃至本体生存都具有转
在诸多的审美理论中,格式塔心理学由于其严谨的研究体系、科学的研究过程和丰富的研究成果独树一帜,并广为美学、艺术学以及建筑学领域所认同。本文选取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原理的
当前我国建筑创作事业方兴未艾,大胆地吸收、借鉴国外实验性建筑的有益经验,深入地探析其实验背后的深层内涵,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并,必将加快我国建筑实践的发展进程。本文选取三
本论文以城市现存的物质空间环境为研究对象,从目前我国城市中普遍存在的空间形态问题出发,提出"城市碎片"这一概念,并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从城市结构关系和形态表征(城市肌
本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对“景与观”这一议题展开讨论,在此“建筑”与“景观”将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研究主要以自然环境为基础条件,并以笔者参与的江西“三清书
瑞士建筑师雅克·赫佐格(JacquesHerzog)与皮埃尔·德默隆(PierredeMeuron)是当今国际建筑界著名的大师级人物,他们自执业初始就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合作关系,共同创作出了大量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