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单位,是一种介于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之间的组织结构,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更多的是把班级视为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里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这二者之间在目标和行为上一致之处,也有相悖之处。从非正式群体视野出发寻求成功的班集体组织建设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思路。本文分四部分来论述非正式群体视野下的中学班集体建设。第一部分绪论,涉及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内容及思路、研究的主要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简介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第三部分是呈现具体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结果。第四部分是对结果的分析、研究结论和问题讨论,呈现作者的学习和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工作建议,同时也提出在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和产生的困惑。本文认为,从非正式群体视野出发的班级管理工作“情感的逻辑”是成功的关键。确立能容纳班级各群体目标的班级目标是吸引团结各非正式群体的重要原因和方法。在班集体建设中应该给非正式群体以正式的承认,可以以非正式群体为基础组织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班级活动,小组的目标确立是小组管理的首要考虑。确立目标以后督促小组成员结合自己的实际为自己、为小组、为班级共同努力,组织必要活动让学生用小组和个人目标衡量自己阶段成果是必要的。非正式沟通渠道将为班级管理带来很多助益。结成非正式群体会加深师生情谊和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为班集体成员积累重要的社会资源。本研究表明女生比男生更容易结成非正式群体,群体凝聚力强,群体内部更容易因为情绪冲突导致群体内部压力,当情绪问题解决后群体内部压力消失。男生结成的非正式群体在表面上看比较松散,但是当他们面对外部压力时更容易团结,内部压力往往是他们的“原则”上的冲突,外围成员变化较大且快,核心成员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