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日两国有长达两千年的交流史,其中的佛教交流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中日两国关系紧张的时候,佛门僧侣更是连系两国的纽带。他们传播的不仅仅是佛教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作为文化的载体,促进了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就元代而言,两次征日使得两国断绝了官方往来,但僧侣交流却出现繁盛景象。本文所讨论的清拙正澄正是处于这个时期。其制定的《大鉴清规》,成为后世临济宗寺院规章制度的基础,并影响了小笠原武士礼法的形成。同时具有优秀文学才能的正澄更是将盛行于元代禅林的偈颂创作风潮引入日本,成为兴隆五山文学的先驱者。
本文在绪论中主要阐述元代中日交流的背景和世人对正澄的评价,以及有关清拙正澄的先行研究。第一章第一节为传记资料综述,第二节为正澄的生平事迹归总,第三节为《禅居集》的编者,在论述编者时,指出编者不止一位。第二章为禅居集结构及内容分析。第一节论述其文体及内容,偈颂研究单列一节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第三章论述《禅居集》中的引用。第一节为内典研究,第二节为外典研究。在外典中指出其效法李白,但无更多证据,有待日后解决。第四章论述《禅居集》中的思想性。主要分为偈颂创作思想和禅宗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