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几种机器翻译软件译文质量的测评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ha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名思义,机器翻译就是用电子计算机来进行语言的翻译。它是结合语言学、数学和计算机等科学的一门边缘学科。机器翻译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曲折发展之后,出现了理性的即“基于规则”的方法以及经验的即“基于实例”和“基于统计”的方法。然而,翻译的译文质量还不尽如人意。机器翻译到底能不能代替人工翻译?机器翻译应该往何处去?关于这个问题国内外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 中国的机器翻译研究起步大致与国外同步,绝大多数的软件系统所采取的核心模块都是基于“规则”的。本文基于机器翻译在科技翻译上的可行性,选取了目前市场上较为流行的三种软件。根据科技翻译的标准,对三种软件的译文质量,分别从忠实和通顺两个角度进行了评测,并对评测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评测的结果发现,我国翻译软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译文的准确度和通顺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某些语言现象方面,尤其是英语和汉语结构和句序差别不大时,译文几乎无需修改,但是在处理语言的歧义性、介词、连词以及结构较复杂的句子等方面表现较差。 作者针对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尽管不排除软件程序的因素,但是从翻译的实质和语言的特点来反思当前机器翻译的工作机理,作者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两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即(1)语言的灵活运用和规则的死板推导之间的矛盾;(2)规则的有限性和语言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构成了目前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不可突破的局限性。 作者由此得出结论,一直被人们所忽视的人机互助的机译方式应该是当前机器翻译的主流。同时作者对当前基于规则的机译系统提出了自己的优化设想:就是专业化为导向,以传统的机译系统为基础,吸收基于实例的思想,在人机互助翻译的过程中建立系统的记忆库,即专业化的语料库,使机译系统的翻译质量逐步提高,人工的参与程度逐渐降低。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药物刺激后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CD69、CD40L的表达变化,与药物激发试验结果比较,评价其在识别此
文章首先针对遥感卫星数据传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数据传输的概念;然后对最近快速发展的卫星电视广播标准DVB-S2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讨论了其核心技术-自适应编码调制技
大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大麦可作为饲用,食用和生产用图,具有较高的价值。我国是个啤酒消费大国,每年的人均啤酒消费量都在不断增长,但距离世界平均水平还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通信网络已经成为了关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尤其是光纤通信网络的发展和应用,使更新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通信线路的建设工作不仅
藏族唐卡作为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特殊载体,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和保存价值。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唐卡,凭借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影响着建筑艺术和其他民间美术。如何保护唐卡
随着林业资源的大量开发,我国木材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利用竹材热压加工代木板材的工艺,成为减缓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竹材的热压是自动化程度要求较高的一个环节,其加工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灯笼骨架形"记忆合金椎体成形架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的安全性及优势。方法:将自行研制的"灯笼骨架形"记忆合金椎体成形架经椎弓根微创置入压缩的胸腰
高违约率已经成为目前订单农业面临的重要问题。由于面临对方违约,另一方可能有多种选择,现有文献关于违约后签约方的行为反应从两个极端理论假设进行了推演。本文遵循Volker
为深入揭示我国图书情报学的发展变化,为该研究领域的论文选题、科研立项和学科规划提供参考信息和决策依据。本文采用词频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法,对2001-2010十年间图书情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