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碳纳米材料的抗菌性能探索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2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菌抗药性的出现与扩散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发展新型抗菌药物是解决细菌抗药性的关键策略之一。石墨烯这种二维碳材料具有优越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可修饰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以氧化石墨烯类二维材料为研究对象,围绕它们的抗菌性能,从以下3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系统性的研究工作:一,揭示了导致氧化石墨烯的争议性抗菌性能的原因。有些文献报道称氧化石墨烯有广谱抗菌活性,而另一些则称氧化石墨烯没有抗菌活性、甚至对细菌生长有促进作用。那么氧化石墨烯是否具有抗菌活性、是什么原因导致它的抗菌性能具有争议?我们从建立有可比性的实验条件和实验方法着手,系统比较了在生理盐水与添加了少量细菌培养液的生理盐水(体积比≤10%)这两种条件下氧化石墨烯的抗菌活性,发现基面裸露的氧化石墨烯的确具有抗菌活性,但是其基面吸附某些培养液成分会导致不同程度失活。这种失活机制得到了采用胎牛血清白蛋白和色氨酸为模型吸附剂分子的类似实验的证实,而且也适用于解答氧化石墨烯对哺乳动物细胞到底有无毒性,显示氧化石墨烯的基面裸露程度决定其细胞毒性。二,以还原氧化石墨烯为光敏剂构建光控抗菌表面。光控抗菌表面具有可遥控性,但是当前光控抗菌表面基本都以半导体金属材料为光敏成分、因此只对紫外或者可见光具有响应性。与紫外可见光比,近红外光具有更大的组织穿透力和更小的组织伤害力。我们首次提出利用还原氧化石墨烯的近红外光热效应、构建光控抗菌表面。我们利用上述失活机制屏蔽了还原氧化石墨烯自身的抗菌性能,并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构建可抗菌表面,所得表面在避光条件下不具有抗菌活性、但在一个太阳光强照射下产生迅速局部升温并杀死>90%的黏附其上的多种细菌(包含耐药菌)。进一步实验证实太阳光的近红外波段是导致上述抗菌性能的主要激发光,显示了这种光控抗菌表面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应用前景。三,阐释了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的抗菌活性。石墨烯量子点有多种制备方式、对应也有多种来源材料。源于氧化石墨烯的氧化石墨烯量子点没有抗菌活性。与它不同,近期报道的源于富勒烯裂解碎片的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的碳原子同时具有六元环与五元环的排列方式。这种细节结构差异反映在抗菌性能上会导致何种相似与不同?我们以分别源于富勒烯裂解碎片的与源于有机小分子“自下而上”合成制得的氧化石墨烯量子点为研究对象,发现前者具有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窄谱抗菌活性,而后者则与源于氧化石墨烯的氧化石墨烯量子点一样没有菌活性。进一步研究发现源于氧化石墨烯量子点可能通过黏附与细菌细胞表面并破坏其细胞壁与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菌死亡,而氧化石墨烯量子点与目标细菌细胞的表面曲率是否匹配决定了氧化石墨烯量子点能否黏附于目标细菌细胞表面发挥后续抗菌作用。这个工作显示以目标细菌的形状大小为选择因子、定点清除目标细菌而不干扰其他细菌有望成为新型抗菌策略。
其他文献
基于纳米孔的DNA分子检测方法被认为是最具有竞争力的第三代基因测序器件核心关键技术,纳米孔主要材料有生物分子膜和人工合成固体膜。论文针对固体纳米孔的设计、制造与检测
吸波材料在军用和民用两个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在武器装备隐身和防电磁辐射等方面应用逐渐向着宽频带强吸收性能方向发展。单一吸收剂组成的吸波材料难以满足电磁波吸
我国古典戏曲中出现了许多独立自主、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她们与封建礼教规范下的女性形象有一定的偏差,由此可见剧作家对社会男女两性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位与思考。这种偏差现
【正】 人体在劳动、工作中所表现的各种力量,尤其是体育运动中所产生的力量均来源于肌肉。因此,力量与肌肉的关系甚为密切。一、影响力量的解剖学因素力量的大小,主要与肌肉
目的对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本次研究中,以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之间入院的90例直肠癌造口患者为我院研究对象,使用双盲法将
<正>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因"活动后气促3月,加重3小时 "于2016年11月26日急诊入院。入院前3月患者不明原因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后明显,休息后可缓解,不伴其他症状,在外院诊断"
目的通过对社区糖尿病专科门诊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在社区中如何作好糖尿病的综合治疗,以实现糖尿病控制的全面达标.方法选择曹杨社区医院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基于本实验室对于尾柱虫的细胞破膜方法,根据绿草履虫生命体征的特点,将实验方法进行改进,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绿草履虫内部结构。用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绿草履虫的表膜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