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南方人物周刊》的价值建构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h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南方人物周刊》的“来信”、“封面人物”、“新闻”、“商业”、“木范情书”等多个栏目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借助价值哲学、叙述学等理论对图、文进行双重解析,探寻《南方人物周刊》呈现的传媒价值取向、价值体系以及建构价值的方式。   研究发现《南方人物周刊》的传媒价值取向为:在报道内容上,注重报道的新闻性,青睐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新闻;在报道方式上,大多以人物为中心,展现生命轨迹,折射时代风云;在整体运作上,以市场为导向,打造差异化内容,满足受众需求兼顾社会效益。   《南方人物周刊》建构的价值体系以个人主义、民主、公平、负责任的市场经济、中庸、秩序等价值观念为主,以圆通练达、积极进取、享受生活等价值观念为辅。   《南方人物周刊》的价值建构方式包括:言论,直接表达价值观念;报道,通过在选材、叙述上的各种策略含蓄表达价值观念;图片,将能指与所指完美结合,在符号的背后隐藏着特殊的价值观念。   以往对《南方人物周刊》的研究,大多只是从内容、受众、广告、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拓展了研究视角,第一次从价值哲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该刊,深刻洞察文字、图片之下隐藏的价值体系,探讨其成因及建构方式,找到了期刊采编业务与价值建构之间的深层联系。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媒介框架理论,立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宏观背景下,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步骤,以《南方周末》2002年12月12日至2007年6月28日我国房屋拆迁
《广西日报》在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众多报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副刊《南方》对宣传抗日救亡、促进新文化发展、推动桂林文化城的构建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广
本研究通过对“围屋旅游"案例中农民获取信息、思考判断、作出决定、坚持或改变自身态度等一系列过程和机制的描述,力图详尽的归纳了在新围这样一个相对不发达的社会环境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