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分子肿瘤光动力诊疗体系构建及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haozh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构建的肿瘤光动力诊疗体系大都是集多功能组分为一体的纳米药物或者偶联物。这些光动力诊疗体系能够实现不同诊断试剂,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光敏剂和其他治疗药物的共输送,达到不同肿瘤按需诊疗的目的。但是,这些诊疗体系也面临着制备工艺复杂、药物泄露、递送效率低、易受生理环境影响等很多问题。此外,这些诊疗体系大多数侧重于通过荧光成像实现药物活化和递送效率的监测,而对治疗效果的评估则依赖于影像学技术通过检测肿瘤的体积的变化来判断抗肿瘤的疗效,因而不能实时评估肿瘤治疗早期响应。因此,开发新型的单分子光动力诊疗体系,使其既能作为光敏剂实现PDT高效抗肿瘤,又能作为荧光探针实时报告抗肿瘤疗效,对于癌症精准诊疗和预后具有重大的科研意义和临床价值。本论文对一种含有四吡啶盐的三苯胺衍生物(TPCI)的光动力诊疗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TPCI光动力作用诱导肿瘤细胞死亡的机制,并发展了一种基于TPCI的光动力-化疗协同诊疗体系用于初始体积较大的肿瘤治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苯胺衍生物TPCI的光动力诊疗特性研究TPCI具有超高的单线态氧量子产率、优异的光稳定性和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性能。同时,TPCI的暗毒性低,并且与DNA具有高的亲和力,通过AIE效应荧光增强。细胞实验结果表明,TPCI进入细胞后分布于细胞质中,所发荧光较弱。在温和的光照条件下,TPCI能高效地杀死肿瘤细胞,同时快速进入死亡肿瘤细胞的细胞核,与细胞核中的DNA相互作用,在细胞核中荧光大幅增强,从而报告细胞死亡。不同荷瘤小鼠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TPCI可以实现肿瘤的高效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实时监测。2、TPCI光动力作用诱导肿瘤细胞死亡机制研究本实验发现铁离子螯合剂和脂溶性抗氧化剂能够降低TPCI光动力作用产生的细胞毒性,且TPCI光动力作用导致He La细胞中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LPO)大量积累。进一步的研究表明,TPCI光动力作用能够通过减少细胞中谷胱甘肽的生物合成和耗竭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含量,间接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的活性,减少LPO的清除,导致细胞中LPO过量积累,诱导He La细胞铁死亡。3、基于TPCI的光动力-化疗协同抗肿瘤诊疗研究为了提高TPCI光动力作用对初始体积较大肿瘤的疗效,本文构建了TPCI与化疗药物紫杉醇(Paclitaxel,PTX)联用协同增强抗肿瘤诊疗一体化体系,即同时负载TPCI和PTX的脂质体(TPCI/PTX@Lipo)。它通过内吞作用被细胞摄取,并且通过光化学内化作用增加细胞中PTX的含量。TPCI能点亮被光动力治疗与化疗协同作用致死的细胞,实时报告治疗效果。同时TPCI/PTX@Lipo通过线粒体途径介导PC3细胞协同性凋亡。同单独的PDT或者化疗相比,TPCI/PTX@Lipo将PTX和TPCI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降低了30倍和5倍。PC3荷瘤小鼠模型的体内研究结果表明,TPCI/PTX@Lipo不仅可以有效地消融初始尺寸为200 mm~3的肿瘤,并且能够精确地监测肿瘤对治疗的早期响应。综上所述,本文开发了一种高效的光敏剂TPCI,它既能够通过光动力作用杀死肿瘤细胞,又能够自报告抗肿瘤疗效,从而实现抗肿瘤疗效的实时监测。进一步研究表明,TPCI光动力作用可以导致细胞中GSH耗竭,GPX4影响TPCI光动力作用诱导He La细胞铁死亡的敏感性。此外,该光敏剂分子光动力作用和化疗联用,具有良好的协同抗大肿瘤效果,并且能够实时报告联合抗肿瘤疗效,体现出了在肿瘤精准治疗医学应用方面潜在的临床前景。
其他文献
集成化、微型化、多功能,是光子学器件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目前,相比于成熟的集成电路器件,光子学器件在多功能、集成化方面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离标准集成化和大规模市场化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等离激元超表面吸收体(PMA,Plasmonic Metasurface Absorbers)作为微纳光子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因其优异的光场局域能力、电磁参量调控能力以及光热转换能力,有望在气体传感、红外探测和
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有许多偏远农村地区的发展中社区,电力供应不足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昂贵的建设投资和较高的能量传输损耗,不建议在这些区域扩建集中式发电的电力系统。然而,采用农村微电网(MG)供电,却是一种可行的选择。通常,这些偏远地区都有便于转换成电能的不同种类可再生能源(RERs),从而,可以将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DGs)作为农村微电网的主力电源。譬如,光伏发电(PV)就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大约有1%的人罹患此病。它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也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现临床上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药物主要有典型、非典型和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尽管它们对精神分裂症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如对阴性症状和认知障碍的改善无效或者效果甚微;以及存在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如锥体外系副作用、高泌乳素症、体重增加、以及QT间隙延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清洁低碳且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成为了我国重要目标。水电能源对改善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规划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对流域梯级水库群进行优化调度管理,是提高水能资源利用率、减少化石能源消耗的有效方式。流域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运行受径流不确定性、电网稳定运行、防洪安全、供水需求等诸多因素影响,是一类具有不确定性的高维度、多目标、多约束复杂非线
二维材料,如石墨烯、二硫化钼(MoS2)和黒磷等,因其超薄、规则的结构和独特的光电特性而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与无机材料不同,有机材料具有质量轻、成本低、高柔性、可低温大面积制备、溶液法加工和可控的光电性能等无可比拟的优势,是下一代电子器件的良好选择。其中,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是研究有机材料光电特性的一种关键元件。最近的研究表明,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中的电荷输运过程仅发生在介电层与半导体层界面
反常能斯特效应与反常霍尔效应具有相同的物理根源,根据莫特关系可以将两者联系起来。相比于反常霍尔效应,反常能斯特效应对费米能级附近的信息更加灵敏。研究反常能斯特效应的调控机制,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反常输运效应的起源,目前有关调控反常能斯特效应的研究鲜有报道。近期,被实验证实为磁性外尔半金属材料的Co3Sn2S2,因具有众多奇异的物理特性而备受关注。Co3Sn2S2具有较大的反常霍尔效应,与体态节点线和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具有优越的光电性能,在高性能功能器件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LED)和光电探测器等。其中,二维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由于其独特的量子阱结构,相比于三维钙钛矿材料具有更大的激子结合能、更高的可调节性和更好的稳定性,在下一代光电技术的发展中将具有巨大的应用潜能。此外,二维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中新颖的光物理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自旋选择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蓬勃发展和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持续进步,近年来我国的污泥产量逐年增加。如何进行污泥的减量化以及最终妥善处置一直是近年来的热点问题。在铅酸电池行业的废水处置中,常常使用PAC、PAM、明矾等絮凝剂沉淀废水中的铅等元素,在废水处置完毕后将会产生大量的含铅污泥,含铅污泥作为一种危险废物,可对环境产生严重破坏,然而,目前对这种含铅污泥的减量化研究仍然较少,含铅污泥的减量化技术要点与减量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