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R&D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z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持续快速增长时期。许多学者对这种增长提出质疑,认为它是靠资本、劳动等要素的高投入、高消耗实现的,是要素驱动型的增长,因此,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才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出路。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为众多学者所证实,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更是将技术进步视为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认为它通过R&D投入和人力资本两条渠道推动经济增长,从而开辟了经济增长理论的新时代。作为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全要素生产率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综合反映,本文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内,将罗默的R&D内生增长模型和卢卡斯的人力资本积累模型相结合,构造了内生化人力资本和R&D的经济增长模型。另外本文将研究背景放在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创造性地引入了外商直接投资为技术外溢渠道的国外R&D,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人力资本、R&D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一、我国的高等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呈正相关关系。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作为技术进步的载体,不仅直接促进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而且对于国外的技术外溢也表现出很好的吸收和模仿能力。另外,高等人力资本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有很大的滞后效应。二、外商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着很大的拉动作用,但是还要与东道国国人力资本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三、国内R&D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小于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溢出的国外R&D的贡献。
其他文献
采用2000年—2011年10个金砖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国家在美国发明型授权专利数据,以及R&D总活动和对美国出口量的数据,本文构造了科研产出与投入指标,用以研究中国同发达国家
广西北部湾沿海港口主要由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组成,该港口群背靠大西南,面向亚太,区位优势十分重要。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成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我国西部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