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研究——以H省S县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d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随着“两免一补”等国家政策对农村教育的大力扶持,以及学校规模趋于理想、教育资源的整合以及课程设置的更加丰富,农村小学生接受的教育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理想学校规模追求往往面临家校距离限制,产生了诸如农村学生家庭教育支出明显增加、乡村文化难以传承和创新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引发了一些次生问题如寄宿学生家庭教育欠缺、学生寄宿制让农村“空巢老人”等问题更加严重等;同时,农村小学校优秀的师资力量在经历布局调整后仍然难以得到保障、教师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普遍存在。   本研究以H省S县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为个案进行研究,通过对该县的实地考察和调研以及对相关利益群体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当地布局调整后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和家长各自面临的问题,从而为更好地对H省S县小学布局调整提出具有较大参考价值的建议,让当地适龄儿童享受到更完整的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良好教育,循序渐进地实现S县农村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缘由及本问题的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研究思路与方法作了简单的介绍。正文的第一部分,阐明了H省S县农村小学近十年的发展概况,在布局调整中以及调整后遇到的问题。通过对当地小学学生、教师和家长的问卷调查,得以了解不同身份人群对H省S县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后的一些现实情况以及对布局调整的意见和建议。正文的第二部分,对H省S县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产生的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回收到的有效问卷得出的信息,以及根据笔者对S县农村家庭的实地调查,找出布局调整依然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溯源。正文的第三部分,提出了针对H省S县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些比较可行的建议。
其他文献
近年来,学者们对于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研究主要是对于对目前已有事例的案例分析,缺乏对系统的理论整合研究。同时,关于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群众性体育
2014年,作家程乃珊去世1周年的时候,贺友直曾作文怀念,他写道:“人一旦离去,不知怎的,时间过得特别快……我的印象,程乃珊在哪,哪里就有笑声,而今,一只角寂寞了。”3月16日,这位94岁的连环画家在瑞金医院阖然长逝,这个世界的另一只角亦是寂寞了。  “你不要再给我打电话了!”  听到贺友直老师去世的消息,我并没有太难过。这些年来,我们送走一个个可尊敬、很留恋的老人,情感已逐渐习以为常,媒体操作有
内地西藏班(校)是国家为援助西藏教育,借助内地丰富的人力、物力、财力,为西藏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一种异地办学形式,这种办学形式需要藏地学生远离熟悉的文化环境,脱离父母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