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探究合成苯甲酸异戊酯的工艺条件,酯化过程中的动力学规律以及反应原料苯甲酸在醇中的溶解度。用苯甲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直接酯化生成苯甲酸异戊酯。在正交实验的基础上,探索反应温度、对甲苯磺酸用量和酸醇比对苯甲酸异戊酯收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产物收率影响程度如下:对甲苯磺酸用量>反应温度>酸醇比。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10 ℃,n(苯甲酸):n(异戊醇):n(催化剂)=1:3:0.105,产物收率可达97.23%。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于本反应的五步法碳正离子机理,并详细解释这一机理的过程,再引入幂函数模型和活度系数,建立该酯化反应的速率方程。由实验测定苯甲酸异戊酯在353.15K、363.15K、373.15K、383.15K这四个温度下的摩尔分数,再由MATLAB软件算法拟合,估算速率方程中缺省的参数值活化能和反应速率常数。苯甲酸288.15-393.15 K和苯甲酸异戊酯288.15-393.15 K的热容数据通过绝热量热仪测得,再通过MATLAB处理得出Cp-T的函数式。同时由实验数据计算出各反应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并根据范德霍夫方程,通过线性拟合计算出苯甲酸异戊酯合成反应焓变ΔH0以及ΔrGe0变化值。在288.15-336.15 K这一温度区间内,采用动态法测定苯甲酸在异丁醇、正戊醇、异戊醇、仲戊醇、叔戊醇和正己醇中的溶解度。λh模型、修正的Apelblat方程以及NRTL和Wilson方程被使用来关联实验做出的溶解度。这些模型的RAD都低于1.5%,这就充分说明了此热力学模型非常适用于苯甲酸和醇的二元固液体系。使用NRTL方程,计算出苯甲酸这一溶质在溶解过程的ΔdisHo,ΔdisSo和Δdis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