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长”是一个人从无知到知之的过程,不可避免地经历迷惘和挫伤。“成长”主题研究经历了从“群体”到“个体”的嬗变,并取得了有益的探索成就,而“成长小说”最初源于西方,其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复杂的变化过程。“60后”作家是当代文学创作的有生力量,文本丰富且极具创新力,在不断的摸索和实验过程中,“60后”作家对成长小说这一文学形式进行了富有激情的创作。本文以“60后”作家成长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分三部分展开论述。绪论部分着重探讨了成长小说在中西方的发展及概念界定,并将“成长小说”与“青春文学”和“儿童文学”进行了概念厘清,从而得出论者对成长小说概念的基本看法,从成长动态、精神变化、成长过程和小说结构四个方面概括出成长小说的特征。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对成长小说的主题进行研究,分为成长主题、死亡主题和暴力主题。在成长主题方面,从身体的成长、心理的成长和精神的成长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在死亡主题方面,以了解“60后”作家童年记忆中的死亡记忆为前提,对成长小说中的死亡形态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向死而生的结论。通过具体分析主人公目睹不同死亡形态时的心理变化,发掘生与死的内在关系,讲述死亡主题对主人公的成长影响;在暴力主题方面,结合具体文本,集中论述暴力对人造成的肉体伤害和对人的精神隐性摧残,以及暴力造成的成长扭曲。第二章主要描写成长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谱系,分为成长主人公、成长引路人和成长伙伴。将成长主人公分为两大类型“成长型”与“反成长型”;成长引路人分为“在场的引路人”和“缺失的引路人”;成长伙伴对主人公的影响不可或缺,既有积极正面引导,给主人公带来无限欢乐的伙伴,也有负面影响,给主人公带来无限忧愁的伙伴。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书写少年和少女在成长中的困惑、迷茫以及反抗和妥协,着力探寻成长主人公的成长经验;第三章从叙事学角度研究“60后”作家成长小说。本章分为三节,分别从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层面,结合具体的小说文本,探究成长小说的叙事技巧,展现成长小说的魅力所在。将叙事视角分为第一人称视角、第三人称视角和儿童视角,并分析多重视角的交叉言说。叙事时间层面,从时间向度的跳跃性、时间刻度的模糊性和“非逻辑性”以及时序的选择策略展开论述,分析成长小说中有意味的时间设置;在叙事空间层面,分析空间的意象、空间的动静以及叙事空间的转换技巧,体会成长小说的叙事技巧。结语部分,阐述“60后”作家成长小说局限性的同时,指出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并对本文的写作难点和不足之处作以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