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基础设施,是维持城市复杂生态环境平衡的一道重要空间保障,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和历史文化功能。科学布局的城市公园系统除了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诱导城市朝着健康方向发展,还能够公平高效地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的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有利于缓解市民的精神压力、满足人们接触自然的愿望。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越来越多的城市公共绿色开放空间逐渐被建设用地所替代,城市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居民对公园用地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公园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急需我们能从宏观层面,更加系统地来研究城市公园的区位布局优化问题,使城市公园满足居民游憩需求的同时,更加有效地发挥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本文通过对武汉市城市公园空间布局的现状分析,运用区位-配置模型(Location-AllocationModel,LA)、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技术以及区位理论和空间布局优化理论,综合考虑区域人口分布、空气污染、热岛效应、可达性4个因子,对武汉主城区(江汉区、江岸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进行多目标优化选址,得出研究区域城市公园系统的最优空间布局方案,并将优化结果与公园空间分布现状进行对比,得出目前30处公园位于合理位置,18处公园位置有待调整,存在24处公园“盲区”,并将优化方案以地图方式输出。在此基础上得出:现有城市公园分布存在区域发展的不平等,公园分布与实际人口分布、环境质量状况和热岛效应分布不适应。最后,根据优化结果对武汉市未来的公园建设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本文验证了使用多目标因子综合加权叠加替代单目标因子模拟分析时,模型能更有效地为城市公园空间布局进行优化,从而为城市绿地空间布局提供科学指导,以维持城市复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本文的研究也可以对其它城市公园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