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混凝土多孔砖耐久性与砖的抗冻指标试验研究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2次 | 上传用户:hxyxy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土地资源形势严峻,而建筑垃圾的产量空前增加,在这种状况下,为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低碳、节能和环保的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等新型非烧结的墙体材料应运而生。但是,这些非烧结砖没有像传统的烧结砖砌体那样经过数千年的历史考验,其耐久性能还不甚了解。鉴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特殊性,因此有必要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的耐久性能进行全面的试验研究,为建立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的耐久性评估体系提供可靠的试验依据,这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的推广与应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不同配合比的再生混凝土多孔砖进行抗冻性、耐水性和抗碳化性能的试验,研究砖的软化系数、碳化系数、冻融后质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率分别与碎砖含量、细骨料含量、吸水率和抗压强度的关系,从而优化出耐久性较好的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的配合比。同时,以确保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的耐久性的要求,将再生混凝土多孔砖与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多孔砖和蒸压粉煤灰砖三组非烧结砖以及两组烧结页岩普通砖的耐水性和抗冻性进行对比试验,并提出由质量吸水率、抗压强度和冻融循环次数三个因素来表达非烧结砖抗冻性评价指标。通过建立砖的强度损失率和质量损失率分别与质量吸水率、抗压强度和冻融循环次数的关系,作为抗冻性指标来衡量砖的抗冻性能,同时采用砖的质量吸水率与抗压强度的比值来确定不同地区的砖的抗冻性能,从而简化抗冻性能试验过程,为砖砌体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提出新的方法。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单壁碳纳米管颗粒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的影响 目的:研究单壁碳纳米管颗粒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运用全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重症腹泻最主要的病原之一,也是造成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占所有肠道感染病因的50%以上。R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按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