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元位于四川北部,是川陕甘的交界地带,这里发展相对缓慢,保留了大量的民间传统文化。许多技艺高超的民间艺人在此制作出了一批享誉全国的民间工艺品,其形式多种多样,具有丰富的美术教育价值,譬如:白花石刻、高观皮影,麻柳刺绣、唤马剪纸等等。这些多样的民间艺术不仅丰富着广元人民的文化生活,还传承着广元地区的文化传统。广元民间美术中有很多经典的故事形象、造型特点,为初中美术教育中的民间美术课程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材料,它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广元民间美术的素材大部分基于人们现实生活的实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祝愿,所以学校开发这类课程旨在分析广元民间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将其运用在初中美术课堂当中,不仅能让学生们认识到本土的民间艺术,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加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意识。本研究首先以实地考察当地民间美术陈列室和当地中小学美术课堂,获得了广元民间美术资源及美术教育现状的材料。其次通过对调查材料的分析研究,并结合民间美术理论与教育学理论论述广元民间美术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与合理性。其重点在于为广元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提出一个理论基础,实现继承与发展广元民间美术的目的,使多元化的格局能够得到延续。本研究主要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说明了研究的原因和意义,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并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二部分,广元民间美术概述。对广元民间美术的选取进行了说明,并对广元民间美术的四个代表性工艺从色彩、造型和材料等方面进行深度的探索、分析和整理,总结历史渊源和艺术特色。第三部分,对广元民间美术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探索和资源开发进行整理,从认识层面和理论层面进行深度分析。还对广元民间美术课程设置与教育实践进行探索,并总结广元民间美术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让广元民间美术能更好的融入到初中美术教学中去。第四部分,广元民间美术课程的教案分析。该部分的重点是以教案的形式,围绕“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部分,进行教学实践尝试,结合美术教育的理论提高广元民间美术课程实践的深度与厚度。第五部分,总结。主要思考了本研究中的不足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并总结了研究广元民间美术的最终目的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