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GB-D的移动机械臂智能抓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c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工智能和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智能移动作业机器人已成为先进智能制造与服务的重要手段。作为支撑搬运、分拣、装配等任务中的基础关键技术,研发高效、准确、可复用性高的移动机械臂自主智能抓取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仓储物流环境下的移动机械臂自主抓取作业,系统地研究了基于RGB-D视觉和激光信息融合的移动抓取关键技术,设计开发了移动机械臂自主抓取应用软件。论文在综述相关技术和需求的基础上,首先针对传统目标检测算法鲁棒性和可复用性不足,结合结构化环境特点及抓取任务的实时性要求,设计提出了基于YOLOv3-Tiny改进的目标检测算法,实现了对待抓取物体的实时检测。针对YOLOv3-Tiny对小物体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通过增加检测尺度、引入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以及优化先验框获取方法,显著提高了对小物体的检测精度并提高了检测速度。通过分析二指平行夹爪结构特点和抓取需求,设计提出了基于深度信息和图像矩融合的平面抓取位姿估计算法。研究并实现了视觉系统的建模与标定,包括相机建模、相机标定、手眼标定和图像配准。针对深度图像存在随机噪声和局部缺失的问题,设计了一个用于图像修复和增强的级联式图像处理框架,得到抓取点的深度信息。针对目标检测算法无法得到物体角度信息,引入图像不变矩理论计算得到物体抓取角度。融合深度信息和抓取角度信息得到相机坐标系下的平面抓取位姿描述,并将其映射到机械臂基坐标系。最后围绕移动抓取应用,设计提出了移动机械臂分级协调规划方案。移动平台运动规划先粗后细,即先在环境地图上采用A*算法进行全局导航,粗略导航至抓取点附近,然后基于高斯混合模型对机械臂可达方位分布建模,引入可操作度,根据抓取点的可操作度进行局部精细位姿优化。针对机械臂提出一种基于RRT-CONNECT改进的规划算法,通过增加中间节点,引入转角约束和改进采样步长,提高了算法规划成功率。本文在上述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并构建了一个基于RGB-D相机和激光雷达融合的移动抓取系统,开发了移动抓取应用软件。最后通过移动机器人系统对目标物体进行抓取的物理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现代高速通信系统及计算机芯片对信息获取、处理和传输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瓶颈期,光电集成电路(PIC)尽管具有体积小、带宽大、可靠性高、抗电磁干扰性强等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传统光电器件受到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元件的有效尺寸被限制在微米级别,难以实现高度的集成化。同时光子器件与电子器件间存在尺寸严重失配的问题,难以与目前已经较普及的纳米电子器件实现有效集成。表面等
在大力推进村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落实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村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高质量的村镇建设工作开展离不开有效的监督,江苏省在现有村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监督工作中,已有一定进展。但是,基层监督任务重,而监督资源有限;基层监督渠道少,监督反馈机制缺失;村镇居民自治参与性低,社会监督不足仍是影响监督绩效的现实问题。村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监督绩效的评价与优化是对村镇建设监督
轴承是旋转机械的一个重要组成元件,提高轴承性能对整个系统来说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织构对高速水润滑轴承性能的影响,其中包括径向轴承、径向螺旋槽轴承和推力螺旋槽轴承,通过改变织构在轴承表面的分布和织构形状尺寸,得到织构参数对轴承静特性的影响规律。织构的存在和水作为润滑介质的使用使得润滑液的初生空化数较高,在高速润滑状态下极易产生空化气泡,轴承将处于气-液两相流润滑状态。本文基于两相流理论,建立了考虑空
随着全球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断提升,在建筑、居所方面的要求也显著提高,具有高度个性化、绿色环保性等特征的新型建筑成为建筑升级、结构改造的新趋势。融合互联网技术、智能设备、自动化等先进技术的3D打印技术走入建筑行业,建筑的3D打印开始成为行业探索热题。相较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3D打印技术可在施工现场进行原位打印制造,省去中间环节,在标准化和施工效率方面和装配式形成互补。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