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语境下的红色青春偶像剧探析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H61655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色青春偶像剧,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红色题材电视剧,在2011年的屏幕上以集体献礼的方式呈现。在后现代语境中,经济实体和精神世界不断膨化的同时,人们逐渐将视野由宏大的社会外围转向私人的个体空间。处于后现代语境的电视媒介,在消费社会的风尚之下,“正把我们的文化转变成娱乐业的广阔舞台。”由是,“红色主旋律”这一主流意识形态也开始以新的方式表述自己。在2011年的电视屏幕上,红色青春偶像剧《中国1921》《我的青春在延安》《新四军女兵》以集体献礼的方式,创下不凡的收视率。这一类型电视剧在屏幕上的高频度出现,意味着这一类型电视剧的正式崛起。本文将红色青春偶像剧置于后现代的语境下进行审视,即将研究的对象——红色青春偶像剧既作为具有独立品格的个案,又将它作为一种正在呈现的社会文化现象进行观照,将其纳入后现代的宏观视野中进行考查。在文化研究的视野中,影视文本的意义是处于某种变动不居的状态中,其确认的过程,正是在与多重社会政治、经济因素、意识形态实践的耦合中发生的,是与其进行互文观照之后的结果。在研究思路上,本文遵循“文本现象——其现象背后的文化症候——现象产生后有何价值”,即“现象——原因——现象有何价值”这一基本思路进行解析。本文将力求把宏观的文化分析和微观的文本细读相结合,以后现代理论作为切入点,对新近呈现的红色青春偶像剧现象进行审视。从微观上把握后现代性在红色青春偶像剧中的具体表达,以此解析后现代语境对于新概念“红色”的具体影响。其次,从宏观上将其纳入整个语境视野中,探寻其现象背后的深意。在对红色青春偶像剧的文本形态和文化品格进行初步的探索后,本文初步将红色青春偶像剧界定为: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背景的、在叙事的过程中加入爱情、娱乐等元素,以年轻一代革命者为叙事对象,使用年轻俊美的青年演员(主要指35岁以下的偶像明星)进行演绎,从正面表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革命事业为主要内容的、使用原创剧本的革命题材电视剧。这个定义范畴也是本文对红色青春偶像剧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出发点。红色青春偶像剧的首要特征在于,打破了领袖人物脸谱化的审美定势和模式,从人物形象上对叙事对象进行重新塑造。英雄人物的平凡化和反面人物的人性化迎合着后现代视域中的“主体意识”淡化,而表现视角的平民化、革命爱情的浪漫化、生活细节的喜剧化、类型元素的多元化,又使得红色青春偶像剧以互文本的方式解构权威,消弭“神圣”的历史距离感。在这些修辞策略中,爱情戏码、谍战套路、民间传奇思维、甚至武侠元素,被包裹其间,共同制造着可集体参与又可“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红色’”的文化商品,迎合着消费社会下大众的收视期待和欲望释放。从生产机制的角度对其进行梳理。探析红色青春偶像剧与其发生语境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红色青春偶像剧的流行背后体现出的是其在消费社会和新女性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所作出的反应。而从其传播的价值上进行论析,红色青春偶像剧的出现,体现了主流意识与大众文化的合围,其间,在后现代语境中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书写是其得以在屏幕上大规模呈现的意义所在。
其他文献
人们对寒区隧道抗冻防冻的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国内外学者对防寒保温的方法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目前为止还没有展开通风对抗防冻设计的影响的研究,尤其是非稳态
近年来,中国的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迅速。盾构管片的生产工艺随着地铁建设施工的发展而来。管片的生产工艺通常分为传统工艺和自动化流水线工艺。同传统工艺相比,自动化流水线工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的是1.5T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价值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膝关节损伤患者20例,2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时间均为2018年7月—2019年2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继互联网之后的新一代智能网络,它集成了传感器技术、微机电系统与无线通信等技术,具备“自组织,自愈合”的特性。如果说互联网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