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苏联解体后,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乌克兰、土耳其、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等黑海沿岸的国家纷纷选择“向西”走加入欧盟,这令俄罗斯在黑海区域的所处的地缘战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今黑海对俄罗斯而言,由一个出海口变为与西方大国博弈最为激烈、矛盾最为突出的区域。对世界格局而言,黑海的地缘政治意义极为重要。另外,黑海海域油气资源极为丰富,各国家陆内也蕴藏有煤炭、铀、铁、锰、铬、硼、天然碱等矿产资源,随着中国-中东欧国家经济、政治等领域的深入合作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推进,中国同环黑海各国的矿产贸易逐年扩大。因此,关注黑海局势发展,积极寻求矿产资源及相关产业的合作,对于保障我国能源资源和稀缺固体矿产资源的安全持续供应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研究除俄罗斯以外的其余六个国家(乌克兰、土耳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矿产资源及相关产业投资前景,建立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分析基础设施、经济社会环境等在内的10多项指标,通过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等得出:1、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投资环境最好,为最优投资目的国,土耳其、摩尔多瓦和格鲁吉亚为优选投资目的国,乌克兰矿业投资环境一般,为普通投资目的国。2、环黑海油气开发程度较低,中资企业应积极关注环黑海国家的油气合作。3、中资企业在土耳其矿业应重点关注铬铁矿、锑矿及菱镁矿的合作;在乌克兰锰、铁等黑色金属和基础设施合作,在煤炭领域合作及时关注乌克兰东部局势;在罗马尼亚的矿产资源开发要格外注意环境保护。4、中资企业应以基础设施领域为入口,逐渐拓展在环黑海国家的投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