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流通业组织结构演变与政府规制——产业链角度的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国汽车流通业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以《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代表,中国政府在2005年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对汽车流通行业进行规制。这些政策明显的“鼓励品牌授权,淘汰弱势经销商,倾向生产商”的取向,与欧盟2002年出台的新政“保护经销商”的取向形成鲜明对比。我国这些政策是否真正其到政府所期望的效果,我国政策取向与国外具有明显不同的依据是什么,而怎样的政府规制倾向才是有利于汽车流通行业发展的,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本文首先以《办法》为例,通过建立一个三阶段博弈模型,模拟其实施对汽车流通业造成的影响,从上游生产商、下游经销商和社会福利三个角度做出静态比较分析,得到结论:《办法》的实施,有利于控制我国汽车流通业存在的“过度进入”状况,其倾向于上游生产商的取向是具有合理性的。 随后文章应用现代流通产业组织理论和纵向限制理论,对欧美成熟汽车流通市场发展演变进行因素分析,并就我国汽车流通业发展做出国际比较,得出结论:在汽车产业成长和普及阶段,政府规制倾向于增强上游生产商对下游流通业的控制力,以利于整个产业链规模经济的提高;而发展到成熟阶段,则倾向于通过增强下游抗衡势力来抵消上游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所带来的竞争不足,以保障汽车作为普通消费品所带来的社会福利。 而我国轿车流通业显示出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一些双重特征,因此我国汽车流通业政府规制的取向也应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注重增强上游生产商对整个产业链的控制力,追求规模经济,提高上下游行业集中度;同时,注重保护存活经销商发展空间,鼓励多元化流通渠道模式和培养一批有实力的独立经销商。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D触发器的速度、降低功耗、缩小面积,本文对常用D触发器进行分析,综合各自优缺点,优化最高频率,设计出一款新型带清零的半静态D触发器,采用华润上华0.6μmN阱CMOS工
班团活动是学校活动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需求,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班团活动的开发与开展应讲求实效。
物业税针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对其承租人或所有者每年征收的一定的税款,应纳税额会随着不动产市场价值的升高而提高,这个市值是由专业评估机构评估出来的。物业税以土地、房屋为征税对象,属于财产税类,一旦开征物业税,它将成为财产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产税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公平占据十分突出的地位,因此对公平社会收入分配具有积极的作用。财产税的税负资本化使财产价格下降,有利于消费者福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