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心脑血管多重危险因素,如肥胖、血脂紊乱,糖耐量异常、血压升高等在个体的聚集现象[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2-4]。老年人是代谢综合征的高危人群,代谢综合征已成为老年人群中的一种新的流行病。MS诸多危险因素聚集于一身,其临床预后不良的危险显然大于仅有一种危险因素的患者,而且,其致病理的效应,呈恶性循环地倍增。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肾功能损伤、认知功能减退及老年痴呆[5]等靶器官的损害的发生迅速增加,死亡率持续升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并已成为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沉重的社会负担,对MS的预防和治疗策略的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医学领域重视和研究的热点[6]。关注代谢综合征的防治,重点在于对其心脑肾靶器官损伤的机理和治疗机制研究。目前,国内外积极开展了MS的诊断标准和临床特征研究,强调对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性和防治措施,临床治疗尚无针对性干预措施。中医药对代谢综合征有关病理生理方面有明确的疗效,强调辨证施治。但目前关于中医药对代谢综合征及其靶器官损伤治疗研究少见报道,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较为薄弱。本课题拟在中药代谢安临床应用的基础上,建立符合临床特点的代谢综合征动物模型,从细胞、分子、基因水平探讨老龄代谢综合征大鼠神经元和微血管损伤的机制及中药代谢安对神经元和微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目的1建立、评价符合临床特点的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为开展老年代谢综合征神经元和微血管损伤提供可能。2通过对老龄代谢综合征大鼠神经元的凋亡、微血管新生,以及相关炎性因子表达的研究,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神经元和微血管损伤的病理生理特点。3评价中药代谢安对老龄大鼠代谢综合征防治疗效及其对神经元和微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4从神经元和微血管损伤的炎症反应、神经元细胞的凋亡以及微血管基底膜损伤方面,揭示中药代谢安保护老年大鼠代谢综合征神经元和微血管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1采用高脂高糖高盐复合饲料喂养, 16周时从模型动物的体重、Lee’s指数、体脂指数、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血脂(TG、TC、LDL、HDL-C)和血压变化及骨骼肌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表达方面,建立并评价代谢综合征动物模型。2采用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代谢综合征大鼠神经元凋亡和微血管损伤变化,流式细胞检测技术观察骨骼肌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变化。3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代谢安对代谢综合征老龄大鼠进行干预治疗,从代谢综合征大鼠神经元凋亡、微血管密度变化、神经元和微血管炎性反应(TNF-α、IL-6、NF-κB)、微血管基底膜变化(Ⅳ型胶原、MMP-9)方面,探索代谢安对老年代谢综合征神经元和微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