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信息与小波变换的医学图像配准方法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pangp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医学、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应用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学图像配准的目的就是要将不同时期不同模态的图像进行空间几何变换,使得两幅或多幅图像的对应点达到空间位置和解剖位置的完全一致,配准的结果应该使两幅图像上所有解剖点、或至少是所有具有诊断意义上的点都达到匹配。基于互信息的配准方法由于无需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可自动化实现且准确性高,是医学图像配准的发展趋势。本文首先介绍了医学图像配准的原理以及研究现状,对基于最大互信息的配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分析了基于互信息的配准方法的优缺点。在研究互信息配准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些改进:(1)针对传统互信息配准方法未利用图像空间信息,测度函数不够光滑,优化过程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等问题,本文采用小波模极大值边缘检测提取出图像边缘,提出将边缘图像的梯度相似性系数与传统的互信息相乘作为图像配准的测度函数,并通过使用Powell优化算法对测度函数进行寻优,得出配准变换参数。该方法在互信息的基础上引入图像边缘的梯度信息,突出了全局最优解。实验结果表明,新的测度函数具有较突出的测度曲线,并且这种结合了图像空间信息的配准方法相比单独互信息的配准方法精度高。(2)针对基于互信息配准方法存在配准时间长等问题,提出利用小波变换中的多分辨率思想,先对待配准图像进行多分辨率分解,在低分辨率下采用PSO优化算法取得配准的初步结果,再在高分辨率下采用Powell优化算法取得精确结果,并在分解的各层采用不同的互信息测度函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将Powell优化算法和PSO优化算法相结合,充分利用了PSO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Powell优化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不仅提高了图像配准的速度,图像配准的精度也同样达到了亚像素级。
其他文献
自无线通信出现以来,信号检测技术在不断的发展。然而,传统的信号检测技术,由于其较高的误比特率或者较高的运算复杂度,很多已不适合在要求高速率,高可靠度,低时延的LTE系统中使用,
图像配准将不同时间、不同传感器、不同视角及不同成像条件下获取的两幅或多幅图像进行匹配和叠加,是图像分析和处理的关键技术,是信息融合、图像分析、变化检测的必要前提,在遥感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摄影测量学和地理探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对两幅图像进行配准也就是建立两幅图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相应几何变换参数,实现对其中一幅进行几何变换的过程。换言之,通过构造一种最佳的数学模型来模拟图像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一种不依赖人的肌肉和外周神经等正常输出通道的新的通信系统。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可以让人的思维直接转化为外部设备的控制命令。目
本文根据微波辐射理论,主要研究了工况环境下绝缘子污秽的微波辐射测量方法。首先,分别在晴朗天气和云雾气象条件下,试验研究了XP-70 型绝缘子辐射的天线温度(TA)与等值盐密(ESDD
学位
在未来的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两个最严峻的挑战:多径衰落信道和频谱效率。由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在抗多径衰落和高速传输等方面的强大优势,使该技术成为第四代移动
视频文字是除了视频中的图像信息以外的一种能够准确概括视频内容的有效方式,人们可以单单从视频文字来了解视频的主要内容,省去了大量观看视频本身的时间,同时文字信息为视
人脸识别这一研究热点已经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核心问题,而特征提取与识别紧密相连,人脸识别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取决于特征提取算法的优劣。论文针对人脸识别与特征提取的
智能天线技术作为目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以及未来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解决频率资源不足、提高系统容量的关键技术之一,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了国内外的研究热
湿蒸汽湿度的准确测量对常规电站中大型冷凝式蒸汽透平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中,首先研究了湿蒸汽湿度测量原理及其相应的系统。从理论上分别阐述了单通道测湿系统和双通道测
随着无线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未来移动数据量将会呈现爆炸式增长,现有的3G/4G移动通信系统难以应对这种需求,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研究在近年内开始如火如荼地展开。由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