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物种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入侵机制的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07467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英文名为Crofton weed或Pamakani,为菊科泽兰属多年生杂草。原产美洲墨西哥至哥斯达黎加一带,后作为观赏植物引种到欧洲,后再引种到澳大利亚和亚洲,现已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与缅甸接壤的云南省临沧地区,经过约半个世纪的传播扩散,现已在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西藏、四川等省、区广泛分布与危害,并仍以每年大约60km的速度随西南风向东向北传播扩散。紫茎泽兰侵染能力极强,能极大地消耗土壤养分,枝叶有毒,对昆虫和牲畜有忌避、拒食作用,对我国农牧业生产已造成巨大的损失。鉴于此,弄清紫茎泽兰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深化紫茎泽兰对生态系统入侵规律的认识,为今后防止其扩散并进一步彻底防除奠定基础。本研究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2CB111400)支持下,通过近3年的工作,获得以下主要成果。 1.紫茎泽兰种子种群动态的研究 在撂荒地、农田和林区三个不同生境中从种子雨、种子库、种苗库上研究了紫茎泽兰种子种群动态规律。结果表明,紫茎泽兰种子种群从3月初开始,于4月底达到了年高峰值,其年降种子雨量在撂荒地多年生紫茎泽兰单一群落最多,每平米可高达24万粒以上,农田最少只有1.08万粒/m~2;种子雨几乎全部分布于5cm土层以上,到7月上旬时种子库中有活力的紫茎泽兰种子密度变动每平米在52~107粒。在三种不同生态区中,紫茎泽兰种子的活力及千粒重都是荒地单一群落最高,林区中的紫茎泽兰种子千粒重虽然高于农田,但它的种子活力却是最低,比荒地中的种子活力低了三分之一。 2.紫茎泽兰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紫茎泽兰种子萌发需要适合的环境条件。光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紫茎泽兰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光照强度,但强光则会对其发芽产生抑制作用;其种子对不同土壤类型都有较好的适应性,除红壤土对其种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以外,其它几种类型土壤基质之间的萌发率没有显著差异;但地面覆盖可以有效控制紫茎泽兰种子的萌发,5mm的覆盖物就可以显著降低发芽率,在枯枝落叶厚度超过20mm时紫茎泽兰种子几乎不能萌发。紫茎泽兰种子对pH和温度均有一个很宽的适应范围,pH值在3.5~9.5和温度梯度在低温10℃到高温50℃/20℃之间种子都可以萌发。 3.非生物因素对紫茎泽兰幼苗生长动态影响的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绑定式医护同组管理模式对老年食管癌术后并发胸腔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患者206例,按照随机编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是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入侵植物,对农业、畜牧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本文从紫茎泽兰的生物学特性、入侵机制、入侵的生态学效应、
目的探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指引下的分层护理干预在抢救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根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组微循环障碍性疾病。发病的根本原因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遗传性或获得性缺陷,血管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价值链会计应运而生并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首先对价值链及价值链会计的定义进行了简单的探讨,接着分析了价值链会计的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终末期的主要治疗方式,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手术。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人们对生存质量的追求,对关节假体的选
乡镇供电所承担着服务"三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乡镇供电质量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在"三集五大"体系下,作为电力企业最基层的综合性业务组织,乡镇供电所不断改变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