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米丽·狄金森与李清照分别被誉为美国和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诗人。狄金森生前留下了1775首内容和形式上都富有独创性的诗歌,涉及爱情、自然、死亡等方面,这在美国乃至世界诗歌史上都是罕见的,她为世界文学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李清照是我国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作家,写作风格婉约中又带有豪放。她勇于创新,以“易安体”在我国词坛独树一帜;她擅长于诗、词和散文,尤以其卓荦不群的词学成就最为突出。尽管这两位女诗人生活在迥然不同的国家和社会制度下,年代相隔近八百年:一位生活在十九世纪的美国,过着隐居般的日子,死后一举成名;一位生活在中国的宋代,早年生活安逸优越,晚年却颠沛流离,但从两位女诗人的作品中我们仍能找到她们的相似与不同。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把我国古典文学与西方文学融合在一起。本文试图比较艾米丽·狄金森与李清照,便是旨在达到对于两种诗歌文学的共同理解。本文首先从主题这一个角度入手,用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解读两位女诗人不同主题的文本。在爱情主题方面,本文从狄金森对爱情的理解、对婚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爱情的升华,李清照关于少女时代与婚姻生活及对离别相思苦的倾诉,得出了结论,两位女诗人都是敢恨敢爱的女性,在作品中都大胆地表达对真爱的渴望,但二人在表现的程度上又有很大不同。在自然主题方面,两人独特的自然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章的第二部分则分析了两位诗人写作风格的异同。文章首先从诗歌的节奏与音韵、语言来分析二者的异同,如李清照的诗词大部分音节是以元音音节结尾,这样便能产生一种响亮持久的效果,而狄金森的诗歌大部分以辅音音节结尾,严重影响了韵脚的响亮度与持久度。李清照的词有严格的格律,而狄金森的诗歌不受格律拘束,她对标点符号及韵律的创新使用在传达意思、形成节奏等方面达到了奇妙的效果。其次,借助意象主义批评的方法,本文比较了两者在意象运用上的异同。在这一章的结尾,文章比较了二者在表达否定运用上的相似之处。最后,本文从社会、家庭背景及个人生活、爱情经历等方面分析了两位诗人诗歌创作异同的成因,并由此得出结论,社会家庭背景与个人经历的异同形成了她们各自反传统思想的异同,同时也折射出中西文化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