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区开发给环境带来严重破坏及污染,给人们生活及生产带来严重危害。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铁矿区广泛种植的作物之一;然而玉米铁毒胁迫问题并未引起充分重视,对粮食安全造成极大威胁。遥感监测具有快速、大面积、无损的优势,是矿区环境监测的有力技术手段。因此,本文针对铁矿区玉米铁毒胁迫问题,采用大田及室内两种实验方式,进行了玉米铁毒胁迫光谱特征研究。首先,对铁毒胁迫下的玉米组织Fe含量、叶绿素含量、绿峰反射率、绿峰位置及红边参数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玉米叶片的光谱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其次,根据叶片光谱反射率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确定叶绿素敏感特征波段,进而改进光谱指数。最后,利用改进的光谱指数反演了叶绿素含量。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或水培溶液)中有效铁浓度的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在低浓度(N1)时,Fe对植物生长产生促进作用,叶绿素含量升高;中、高浓度(N2、N3)时,Fe对植物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叶绿素含量降低。(2)绿峰反射率值及其位置、红边位移均可较好的反映铁毒胁迫程度。低浓度(N1)时,绿峰反射率降低、绿峰位置蓝移、红边红移;浓度较高(N2、N3)时,绿峰反射率升高、绿峰位置红移、红边蓝移,且绿峰反射率与红边蓝移变幅随浓度增加而增大。(3)利用敏感波段改进的光谱指数mND705’、mSR705’、 TCARI’与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均有所提高;基于相关性最高的指数mND705,分别利用统计关系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反演叶绿素,发现后者反演精度(中误差为1.688)高于前者,可为高光谱遥感监测提供参考。通过以上研究,探明了玉米铁毒胁迫的光谱特征,为利用遥感手段监测矿区植被Fe胁迫状况奠定了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