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位是一种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和制度,无论是单位组织还是单位制度在改革前对中国的社会和历史都有着巨大的意义和作用。在现阶段,单位制仍是对中国社会基层结构和制度变迁有着强大影响力的一种体制。如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来加强对单位的研究并进而更好的加深对单位的认识逐渐成为一个热点的话题。在国内,由于历史遗留的问题和现实的多种原因,单位的类型和特征不是整齐划一的,所以在改革的大环境下,不同单位之间的变迁速度和力度也是不一样的,这就在理论上为单位组织的研究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甚至有可能在不同单位特征的对比和分析中产生出许多新的观点和看法。可以将单位的类型分为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本文主要谈探讨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在改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的特征,并在不同类型的单位组织变迁和成员分化过程中来比较其差异和共同点,以及为何会出现这些新的特征和差异。本文的切入点是在新单位制的视角下,将大型国企与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作比较,当然比较不是盲目的,更不是为了比较而比较。为了不至流于表面上的简单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笔者将会把重点放在理论的考察和分析,同时引用若干在实践中收集到的访谈资料和数据报表等。本文大体上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笔者将会对单位制的形成背景和历史做一番简要的描述和概括,在文献综述部分笔者亦总结了国内近十几年来不同学者对单位研究的基本贡献和潜在不足。在第二部分中,笔者将简要的探讨某教育事业单位的变迁过程,以此在后续部分中可以更详尽的与其他事业单位对比。在第三部分中,笔者列举了若干事业单位的实例,探讨它们在改革的过程中的具体变迁路径和发生的各种新的特征和变化,并在其间作了简单的对比。在第四部分中,笔者详细的对不同单位组织之间的性质和功能做了一个介绍和分析,以此来进一步明晰对单位组织的认识,并对单位制的变迁做了一个小结。第五部分中,笔者对单位制作了一次总结性的再探讨,这次探讨重点介绍了改革的大环境,以及改革的过程,因为单位制的变化离不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引进,或者也可以更进一步的说,如果没有改革也就根本不会有什么所谓单位制的变迁了,所以笔者认为加一些笔墨来探讨改革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