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权力的反思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m74118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大学英语课堂的话语权力一直是外语界的热门话题。中国的英语教学一开始受西方教学模式影响而繁荣了几十年的典型“师-生-师-生-…”模式,加上传统的中国哲学倡导师尊生卑思想的影响,使得大学英语课堂一度沦为教师的天下。这种教学模式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自己不能做到自主学习,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受到影响;另外,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得英语学习出现了听得懂说不出的“哑巴英语”的情况。这种情况使得英语教学在中国很长时间内难有突破。1981年,Holec出版专著《自主性与自主学习》,此后对自主学习的研究热潮便一浪高过一浪。十几年后,自主学习理念开始传入中国。自主学习以人本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目的,实现学生对学习的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评价。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才能真正主动地学习英语,话语权才能回归学生身上。然而,这种思想一经引入,便与中国传统的课堂模式相悖,教师主导与学生为中心这两种思想相冲突。因此,直到引入20余年,自主学习这种模式还不能很好地推广。   本文首先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研究方法来对东南大学,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和新乡学院三个学校的部分学生和英语课堂进行调查。所得的数据表明中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数量上有所减少,学生话语数量上有所增加,但是,课堂话语权仍由教师控制,学生并不能主动地选择、截取或转变话题。此外,学生对自主学习模式的认识还很模糊,相比之下,他们还是更愿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作者从国外和国内两个角度来分析。国外方面用了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中的规训论,认为学生是由于受到长期的规训而变得驯服;还有French和Raven的社会权利基础理论,从五种基本权力来分别解释教师为何可以控制话语权力。国内方面从社会历史文化,教师和学生的信仰及所扮演的角色,教科书的编排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英语学习在中国的现状这几方面来解释导致教师控制话语权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作者提出一些解决措施。第一,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第二,改变学生和教师各自的角色;第三,选择合适的教材;第四,建立师生间平等和谐的关系。   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本文的布局结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第三章是一个实证研究,对当前中国大学英语课堂话语权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第四章分析出现教师控制话语权的原因。第五章尝试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措施来解决教师控制话语权的问题。第六章则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指出主要发现,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今后研究提出有益的建议。
其他文献
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当前作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传播载体-影视作品,其引进和出口与日俱增。影视作品的字幕译制工作越来越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
公益广告是指不以营利为直接目的,采用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向社会公众传播对其有益的社会观念的广告,以促使其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公益广告影响社会公众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
完整的语篇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分别是主语篇和元话语(也被称为元语篇)。主语篇侧重于新命题的生成,从而完成语篇的概念功能。在学术语篇范畴内,元话语折射了作者对语篇的构篇意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威廉·福克纳享誉世界。他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反复斟酌推敲后选取的精巧词汇以及大量运用意识流、多角度叙述等富有创新性的文学
在国际汽车展上,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发布新技术、新车型,其中乘用车数量最多。中国国产乘用车也开始了国际化进程。在这进展过程中,英语作为全球化的交流工具,发挥着其独
中国旅游经济的渐趋繁荣和不断增长的入境游客人数使中文旅游资料的英译显得极为重要。然而相比之下,尽管前人做了些开创性的工作,但是相关翻译实践和研究不仅在数量上明显不
权力和身份是人们认识自身并区别于他人的基本依据,是通过主体之间的叙述而产生的一种认同,是社会话语建构的结果但并非固定不变的。近年来,政治家演讲话语中的权力和身份建
凯瑟琳·温莎是美国当代重要的女作家之一。《琥珀》是温莎的处女作,也是她的代表作,是一部思想深刻的历史言情小说。《琥珀》生动地再现了在英国王朝复辟时期女性对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