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何以成功:家团底色下的韩国“新村运动”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jun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国新村运动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由朴正熙政府自上而下推行的一场“农村现代化运动”,它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农村的现代发展。本文立足于对韩国传统制度底色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通过选取江原道水白里为主体个案,探讨了国家与农村社会是如何在新村打造中实现相互改变的,主要回答了“国家对农村社会的干预何以能够成功”的问题。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从两方面展开:一是重新认识传统。本文将韩国农民在农业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稳定制度底色概括为“家团制”,即以紧密的血缘关系构建的家庭基础结构和以多元有效的互助关系构建的社会团体形态共同形成的治理制度。它的突出特点表现在:以家庭为基础,以团体为保障;平等基础上的有效互惠;家团互动下的有限自主治理。但是,作为适应农业社会的制度底色,它也有其不足性,即内敛性下的有限扩展;有效统合上的低度发展。二是重新认识国家与农民在传统制度底色下的行为选择。“新村运动”是一场“过更好生活”的运动,它蕴含着保存什么与改变什么的抉择。本文从国家与农民社会的互动视角,将国家的新村培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国家的试炼与村庄的回应、国家的调试与村庄的自助、国家的辅助与村庄的自主。这三个阶段所蕴含的基本逻辑是:在社会个体化的进程中,国家输入“新村主义”,并将现代的市场机制与家团互助传统进行有效对接;强调国家指导下的村庄自主选择,村庄则将传统的组织联结与现代“发展主义”理念进行了有效统合;同时,借助国家的政策支持实现资本扩展,将家团底色下的家团有限互利改造为村庄与家庭的双增共赢。本文的基本研究结论是:第一,新村运动不是现代的理性官僚精心设计下的产物,而是国家与农村社会在互动中通过不断调试形成了理念和社会的适应性,即国家将现代的发展理念通过村庄领导人实现了与传统制度底色的有效对接,从而走向的是将个人(或家庭)的利益追求与对村庄社区的服务相平衡的道路;第二,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在于两个结合:一是在发展主义的导向下,国家的强制性权力与调适性权力的有效匹配;二是在尊重家团底色的基础上,国家的选择性激励与适应性改造的组合联动。通过研究,本文提出了农村发展型治理理论来重新解释新村运动,其突出特点是:以强国家能力对接传统制度遗产;现代的技术官僚和现代社区精英的共同缔造;在发展目标共识下的互动选择性:从国家主导到社区自主。同时,本文得出的基本启示是:国家对农村的任何政策要取得好的效果,既要与农村传统底色及其衍生要素相适应,又要在现代发展理念之下逐渐消解或抑制底色传统中的消极层面的要素。
其他文献
新鲜小蓟(俗称七七菜)15g,蓖麻子7粒,混合碾碎后用纱布包裹,挤出其中水分,然后蘸水搓擦患腿关节至皮肤发红。2-3d后搓擦部位皮肤出现疮痒皮疹,不用处理,可自行缓解。
期刊
历代本草几乎都有吴茱萸的相关记载.本文从吴茱萸的药性、功效主治及配伍、炮制、毒性反应及使用注意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以探求用药经验,总结减毒增效规律特征,为临床安全用
本文介绍了一种便携式高清工业内窥镜系统。采用1/6英寸CMOS图像传感器,图像分辨率达到1280×800。图像传输达到3m以上;该操作平台使用市场上主流的ARMCORTEX—A8嵌入式硬件
<正>优质护理服务,一直以来都是我院广受社会各界好评服务品牌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近一步激发了护理人员服务热情和爱心。优质护理服务强调的是一种个
全面对比分析了全电流比例差动判据和故障分量电流比例差动判据的灵敏性和安全性.确认了故障分量电流差动判据在灵敏性上优于全电流差动判据,并指出全电流判据在某些特殊工况
语法是语言结构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语法教学的研究表明,从最终结果看,语法对语言习得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促进理解,二是监控输出。所谓促进理解,是指当学生不理解某个复杂
针对电弧炉系统对供电网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建立交流电弧的等效数学模型,导出电弧炉系统的状态方程,以谐波分析为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用性.进一步考虑了电弧电阻较大时,电
期刊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着企业环境动态性的加剧,员工的价值不仅反映在他们所拥有的劳动力上,更加体现于他们能够产生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和观点。员工建言行为对组织的变革和发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