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是党和国家长期以来关注的重点。农村低保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脱贫攻坚、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被称为社会发展的“稳定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低保制度也在运行过程中得到发展和完善。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各个领域问题叠加凸显,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因此,有必要通过实行科学有效的动态管理,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使其能够适应新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河南是农业大省,长期以来农民的生活状况受到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2006年,河南在全省范围内开始推广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为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农民基本生活水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低保制度也暴露出了较多的问题,特别是在动态管理上存在较大短板,这些问题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较快的城郊乡镇尤为突出。因此,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法,选取河南省X市X镇为问题研究典型区域,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X镇农村低保制度的基本实施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发放问卷收集数据,梳理X镇农村低保动态管理过程,分别从低保对象进入环节、管理环节、退出环节三个方面查找工作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新时期X镇的发展现状,从顶层设计、乡镇本级、基层群众三个方面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健全农村居民收入核算体系,科学制定补助标准,健全低保相关法律法规,构建低保监督体系,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增强基层工作力量”等对策和建议,为X镇以及其它地区农村低保动态管理工作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