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保动态管理问题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y_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是党和国家长期以来关注的重点。农村低保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脱贫攻坚、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被称为社会发展的“稳定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低保制度也在运行过程中得到发展和完善。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各个领域问题叠加凸显,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因此,有必要通过实行科学有效的动态管理,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使其能够适应新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河南是农业大省,长期以来农民的生活状况受到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2006年,河南在全省范围内开始推广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为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农民基本生活水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低保制度也暴露出了较多的问题,特别是在动态管理上存在较大短板,这些问题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较快的城郊乡镇尤为突出。因此,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法,选取河南省X市X镇为问题研究典型区域,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X镇农村低保制度的基本实施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发放问卷收集数据,梳理X镇农村低保动态管理过程,分别从低保对象进入环节、管理环节、退出环节三个方面查找工作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新时期X镇的发展现状,从顶层设计、乡镇本级、基层群众三个方面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健全农村居民收入核算体系,科学制定补助标准,健全低保相关法律法规,构建低保监督体系,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增强基层工作力量”等对策和建议,为X镇以及其它地区农村低保动态管理工作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其他文献
【正】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的防护意识逐渐增强,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已引起多方面的关注。如何有效地避免或减少手术室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已成为各医院手术室关注的
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我国社会福利和民生保障的目标与使命发生了新变化,单纯依靠政府和国家提供物质资金的救济体系,已难以照顾到各类型社会救助对象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无法有效缓和因社会救助对象心理行为偏差引发的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社会救助形式及其服务提供的内涵、理念与体系,因此,需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广泛参与社会救助,并与积极链接物质资金资源,建构心
目的:探讨颞筋膜瓣、e-PTFE在面部皮下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颞筋膜瓣、e-PTFE并采用不同切口入路对面部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软组织充填多在皮下脂肪层下潜行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每个人都在面临着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至上世纪70起,国外相关研究就强调了教师职业的高压。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压力过大已经成为了一种习以为常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