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增加了小额诉讼程序。小额诉讼程序作为一种民事纠纷的诉讼解决机制,不仅仅是为了通过便捷的诉讼程序来裁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纠纷,减轻法院负担,更深层次的目的还在于实现司法的大众化,通过简化的程序向民众提供快捷的司法服务,以期使之能够“接近正义”(access to justice),使得当事人以较少的时间、金钱成本实现自己的权利主张。但小额诉讼程序在我国毕竟刚刚在司法实践中应用,还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本文拟从小额诉讼程序的概念、适用范围以及产生的背景入手,反思该程序在司法适用中遇到困境及原因,进而提出自己的设想,以期完善小额诉讼程序,为小额诉讼程序的应用价值能够从应然走向实然提供自己建议。 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小额诉讼程序的概念。对小额诉讼程序的概念、特征及其适用范围进行了介绍。 第二章对小额诉讼程序产生的背景及其价值进行了阐述。从小额诉讼产生的国际背景及对域外小额诉讼的考察,通过我国小额诉讼产生的经过,来分析我国小额诉讼的立法价值。 第三章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司法现状。结合司法实践对我国适用小额诉讼程序遇到的困境以及实施后带来的新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 第四章我国小额诉讼程序适用若干思考。在本章中针对小额诉讼程序在司法实践中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对完善小额诉讼程序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从小额诉讼适用的范围到小额诉讼的审判流程等方面提出自己认为可操作性的建议。 第五章小额诉讼程序配套机制的建议。从制度建设方面对小额诉讼程序的配套措施提出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