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小学体育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不可或缺的一环逐渐在基层得以重视,无论是从课程的开设量还是专业体育教师的配备都在体现着新课程改革的决心。而在很久以来,小学体育课程的中心思想就是老师教,学生学,很少重视学生在情感方面的运动体验,缺乏趣味性与创新性,小学阶段学生活泼好动,如果小学体育课堂索然无味,必然会有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从而降低课堂效率,教师会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管理课堂纪律上,大大的减弱了课堂教学效果,严重的会导致一些学生逃课,对学生身心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都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如何在现在良好的教学大环境下改变这种状况,教学方法的改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引导体验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应用效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以及对比分析法等对运城市盐湖区实验小学五洲观澜校区的五年级1班和2班共97名学生经过为期10周的实验,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法进行对比,体现引导体验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发挥的作用,为以后的基层小学体育教学工作选取此种方法提供理论支持与帮助。通过引导体验式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的过程对比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引导体验式教学的应用过程包括教师在课前的精心准备、课中的适当调节以及课后的精准全面评价,教师通过完整的教学流程以及对所学项目的合理引导、对学习过程的良好体验来达到引导体验式教学方法的正确应用。2、教师在引导体验式教学下,更能提升学生的运动参与意愿和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的能力,学生能够通过体育课堂去学习一些体育运动知识以及身体健康知识。3、实验组的学生通过引导体验式教学的学习,能够更快的掌握双手前抛实心球的动作技能,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在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这个项目上,实验组的学生和对照组的学生相比,能够更快的掌握投篮的步伐与手型;在立定跳远项目上,两组学生的成绩没有明显的差异性,说明此方法的使用在某些体育项目上并不是拥有很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