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坡度滨岸缓冲带对农田径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 : 20次 | 上传用户:hero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污染控制是我国环保工作的重要任务,当前点源污染治理已经初见成效,但面源污染由于量大、面广和变化快等特点决定了其治理难度相当大。国外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利用植物体系构建滨岸缓冲带,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善河道水质的有效手段。本课题依托于上海市科委重点科研计划项目(04DZ12032),在苏州河上游东风港滨岸缓冲带试验基地开展农田径流污染防治研究,重点分析不同坡度滨岸缓冲带对农田径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选择上海地区常见的5种草皮:百慕大、白花三叶草、高羊茅、黑麦草和马蹄金,设计了草皮植被选型试验,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百慕大和白花三叶草的生物量最大,两种草皮试验条带对径流SS(悬浮颗粒物)的去除率也最高,分别达到分别为84%和81%;草皮缓冲带对径流TN、TP的降解能力都比较弱,而对渗流TN(总氮)、TP(总磷)的去除率高,均超过80%。总体而言,百慕大的净化能力能力略高于白花三叶草。由于百慕大在前期的植物选型试验中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优势,因此将其用于滨岸缓冲带基地现场试验,讨论不同坡度滨岸缓冲带对农田径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其结论如下:(1)不同坡度试验带对径流SS和渗流TN、TP的去除率排序均为2%>3%>4%>5%,SS末端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80%、77%和72%,渗流TN末端去除率分别为80%、75%、69%、67%,渗流TP末端去除率分别为84%、81%、79%、74%。(2)不同坡度百慕大草皮缓冲带末端对径流SS去除率达到80%的条件下所需的缓冲带最佳宽度分别是:2%坡度16.1m,3%坡度18.0m,4%坡度20.3m,5%坡度24.7m;渗流TN末端出水达到Ⅳ类水质标准时,所需的缓冲带最佳宽度分别是:2%坡度23.4m,3%坡度25.2m,4%坡度28.8m,5%坡度30.3m。(3)径流水量和渗流水量与坡度的大小有一定相关性,径流水量大小顺序为:5%>4%>3%>2%;渗流水量大小顺序为:2%>3%>4%>5%。在总水量固定的情况下,坡度越小,缓冲带中的水流速越慢,渗流量必然大,径流量就相对比较小;坡度越大,缓冲带中的水流速快,径流量必然大,渗流量就相对比较小。(4)不同坡度缓冲带对径流和渗流TN、TP的去除率大小顺序大致为:2%>3%>4%>5%,可见,2%坡度缓冲带对TN、TP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相对于其它3个坡度缓冲带有明显的优势。
其他文献
萨满文化的原生形态为巫史文化,巫史文化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本文以对峙峪文化遗址、山顶洞文化遗址的文化考察,指认遗址中出现墓葬表明此时已具有宇宙层次观念,墓葬中的
宁夏引黄灌区斗渠、农渠的衬砌率为15.9%和1.7%,输水损失大,运行维护费用高,农民用水负担重,灌溉保证率低,农业灌溉种植效益衰减,影响了宁夏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正>最近三年时间里,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检察院集中精力先后在本辖区内立案侦查办理了八所国有医院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案10件,依法处理了贪污受贿等犯罪嫌疑人10名,共查出并追
近年来,青岛市在"互联网+"战略背景下积极推进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率先提出主攻"互联网+工业"的模式,大力打造新型工业城市。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是一种能够刺激骨髓细胞形成中性粒细胞集落和巨噬细胞集落,增强粒细胞、单核细胞和
艺术家题材纪录片从本质上讲,并不只是将艺术家的经历简单地作为纪录片,它要求创作者对艺术的本质规律的探索和发掘更加深刻,以一个拍摄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将其包含的艺术家
采用电化学方法将对氨基苯磺酸聚合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得聚对氨基苯磺酸修饰电极,并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酪氨酸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7.00的
土压力问题一直是支挡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经典土压力理论的假设条件会对实际工程的设计造成误差。在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墙后土体的应力状态,推导了考虑墙背摩擦情
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开发方式上应十分慎重.以自然生态化规划设计思想作为指导思想,进行了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规划和设计,进行了森林公园可持续规划设计的探索.
目的掌握包头地区流感流行特征和病毒变迁规律,为疾病的预警预测和有效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包头市2家三甲医院作为哨点医院,采集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人的咽拭子,送实验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