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对断奶羔羊胃肠道菌群、机体免疫和人工感染球虫的影响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henl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绵羊是一种皮毛肉兼用型经济动物,随着饲养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病原性疾病如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等多发,虽然抗生素或化学药物能预防和治疗这些疫病,但长期使用一方面会破坏动物胃肠道内正常菌群的平衡、造成胃肠道菌群紊乱,另一方面会使动物机体产生耐药性。近年来,微生态制剂被畜牧行业广泛关注,也引起了广大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微生态制剂在动物疾病防治方面有着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无法比拟的优势,不仅能够增强动物的免疫力且效果显著,能大大提高饲喂动物的经济效益。本研究将经过筛选的植物乳酸杆菌、乳酸乳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混合制成微生态制剂,添加到断奶湖羊的饲粮中,分析了其对断奶羔羊生长性能、胃肠道菌群和机体免疫的影响;并且对试验羔羊人工感染球虫,研究了微生态制剂对羔羊体重、粪便状态、球虫卵囊排出情况和综合免疫指标含量变化的影响。本研究分为三个试验部分。
  试验一:试验菌株的分离鉴定与功能性测定。本试验从健康绵羊肠道中分离菌株,并结合实验室保存菌株,通过形态学、生化试验和16S、26SrRNA基因扩增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对分离菌株的生长曲线、耐酸性、耐胆盐性、产酶能力、抑制病原菌能力、药物敏感性和安全性等功能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分离的菌株ECL1.2、R、13和J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itilis)、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和毕赤酵母(Pichia manshurica);菌株ECL1.2、R、13和J的对数生长期分别为16-24h、8-20h、12-24h和8-24h;四株菌均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耐胆盐性;菌株ECL1.2具有良好的产纤维素酶、蛋白酶和α-淀粉酶的能力;菌株ECL1.2、R和13均可抑制病原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菌株ECL1.2、R和13对八种常见抗生素(诺氟沙星、万古霉素、林可霉素、利福平、克拉霉素、庆大霉素、青霉素、头孢唑啉)敏感;菌株ECL1.2、R、13和J混合制成的微生态制剂对小鼠安全无毒副作用。
  试验二:微生态制剂对断奶羔羊生长性能、胃肠道菌群及机体免疫的影响。选取20只体重、日龄相近的健康湖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将研制的微生态制剂分别按低(4×108CFU/只/d)、中(4×109CFU/只/d)、高(4×1010CFU/只/d)剂量拌料饲喂断奶羔羊,饲喂28d后屠宰,对断奶羔羊的生长性能、血液常规指标和免疫相关等指标进行检测,并通过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断奶羔羊的瘤胃、十二指肠、盲肠和直肠内容物进行细菌群落的Alpha多样性和群落构成等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添加微生态制剂到饲粮中可提高断奶羔羊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提高饲料的转化率。2、添加不同剂量的微生态制剂均可不同程度的提高断奶羔羊血浆的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3、添加微生态制剂能增加断奶羔羊瘤胃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降低断奶羔羊十二指肠和盲肠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使十二指肠、盲肠内群落组成结构更加集中;对断奶羔羊直肠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影响不大;提高断奶羔羊瘤胃、十二指肠、盲肠和直肠内有益菌群的相对丰度,降低有害菌群的相对丰度。4、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提高断奶羔羊的胸腺指数,提高血清IFN-γ、IL-2和IgG含量,降低血清TNF-α、TNF-β和IL-4含量。5、添加微生态制剂可使断奶羔羊十二指肠、回肠和空肠的平均隐窝深度极显著增加(p<0.01);对十二指肠、回肠和空肠的隐窝密度无显著影响(p>0.05)。
  试验三:微生态制剂对断奶羔羊人工感染球虫的影响。选取30只体重、日龄相近的健康湖羊,随机分为微生态制剂低(4×108CFU/只/d)剂量组、微生态制剂中(4×109CFU/只/d)剂量组、微生态制剂高(4×1010CFU/只/d)剂量组、球虫组、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6组,每组5只。饲喂断奶羔羊14d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5组人工感染羊艾美尔球虫卵囊105个/只,于排卵高峰期连续两天给治疗组灌服地克珠利溶液1mg/kg,攻虫后三周内每两日采集粪便,显微镜下观察每组排出球虫卵囊情况,期间观察羔羊的粪便状态、对羔羊的体重、血液常规指标和免疫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球虫感染可使断奶羔羊体重降低,料重比增加,出现腹泻。微生态制剂添加到断奶羔羊饲粮中可减小球虫对其生长性能的降低、减轻球虫感染所致的腹泻,其中中剂量微生态制剂组效果最佳。2、微生态制剂可以减少断奶羔羊感染球虫的风险,降低粪便中球虫卵囊的数量。3、断奶羔羊人工感染球虫后,羔羊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升高,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添加微生态制剂可降低球虫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的升高程度,减少球虫感染引起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浓度的降低程度,其中添加微生态制剂的中剂量效果最佳。4、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感染球虫可使断奶羔羊的血清IFN-α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球虫组相比,微生态制剂可使断奶羔羊血清IFN-γ和IL-2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TNF-α、TNF-β和IL-4含量显著降低(p<0.05)。
  综上所述,本研究用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酸杆菌、乳酸乳球菌和毕赤酵母混合制备的微生态制剂,添加到断奶羔羊饲粮中可提高羔羊的生长性能、改善血液质量;对羔羊瘤胃、十二指肠、盲肠和直肠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有一定的影响,提高瘤胃和各肠段有益菌的数量、降低有害菌的数量;增强羔羊机体的免疫功能和肠道的吸收功能;提高断奶羔羊抗球虫病的能力。本研究的试验结果为微生态制剂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为动物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由丝状真菌稻瘟病菌(Maganporthe 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生产过程中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研究稻瘟病菌的致病分子机制对稻瘟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外界环境因素及生物体内源代谢等复合因素会影响生物体内基因组DNA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但是生物体能够通过DDR(DNA Damage Response DNA损伤应答)信号级联途径激活不同的DNA损伤修复途径来应对不同类型的DNA损伤,并
学位
学位
本研究于2019年和2020年利用病菌孢子捕捉器技术,监测了河北廊坊和河南原阳不同试验点及不同品种田间空气中小麦白粉菌分生孢子浓度的季节变化动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分别基于病菌分生孢子不同定量技术(显微镜病菌孢子计数技术和Real-time PCR病菌孢子定量技术)用于白粉病田间病情的估计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本研究还利于HYSPLIT-4模式研究了小麦白粉病菌的区间远程传播路径,特
学位
保障粮食安全,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是重点。水稻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研究其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功能和创制新的优良水稻种质库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很有价值。CRISPR/Cas系统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的建立是植物生物技术的一个里程碑,该系统能够在植物基因组中预期靶位点处精确地引入修饰以获得所需的性状,为植物基因组工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尽管现有的CRISPR/Cas基因组编辑技术对作物性状进行遗传
学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融合了气相色谱的分离性能和质谱的定性定量特点,在现代分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分析组分日趋复杂多样,传统一维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不能对复杂的混合物提供足够的分离,杂质与目标分析物经常共洗脱,分析效果较差。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将全二维气相色谱优异的分离能力、高峰容量的特点与飞行时间质谱的高采集频率、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等优点结合起来,具有强大的定性定量能力,有效解决了传
学位
葡萄酒作为葡萄典型加工产品的代表,由葡萄和酵母菌等发酵微生物经酒精发酵制得。葡萄酒酿造过程中,葡萄表面的农药残留将随各个加工步骤逐步转移至发酵体系内,并可能在此过程中与酵母菌等微生物展开互作。残留的农药可能对酵母菌的生长代谢产生影响,同时酵母菌等微生物也可能通过吸附或代谢作用减少或消除农药残留,并最终影响发酵过程,进而潜在影响葡萄酒产品安全及质量。本文通过无菌培养试验及加工试验,探究了5种目标农药
学位
学位
目前关于不同植保机械施药和喷雾药液对农药沉积的影响已有大量报道,但相同含量相同有效成分的不同剂型以及在同一有效成分药液中添加不同助剂后喷雾是否对药液理化性质、抗飘移性能及在靶标作物上的沉积分布和利用率产生积极影响还未见系统报道。本文自制25%吡唑醚菌酯EC、SC、WP、WG、ME 5种剂型,选用倍达通、迈飞、SP133、408、fusion五种喷雾助剂,按主要成分分类分别为植物油类、矿物油类、高分
学位
伞裙追寄蝇Exorista civilis属双翅目寄蝇科,是一种牧草优势寄生性天敌,能寄生多种鳞翅目害虫。该天敌昆虫在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工扩繁贮藏期较短,传统的低温冷藏技术弊端严重,使天敌昆虫易受到低温伤害,影响产品质量,因此提高天敌昆虫自身的抗逆性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内在根本。滞育是帮助昆虫度过不利环境,维持个体生存,保证种群繁衍的重要行为。那么人工调控伞裙追寄蝇蛹滞育,可以极大延长产品货架期
学位
本研究以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内生真菌(Epichlo?gansuensis)共生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接种蚜虫、外源喷施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和茉莉酮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J)处理,对激素信号通路与内生真菌之间的关系,内生真菌侵染及SA处理的醉马草幼苗继代蚜虫的生长情况,昆虫对内生真菌侵染及激素诱导抗性的响应等方面的研究。获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