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多元的思想文化和思维模式,不断对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挑战。特别在民族高校,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措施、方法不能恰当地与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有效对接,导致教育过程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凸显,影响教育效果。对此,本文以青海三所本科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Hong氏心理逆反量表》对643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查和评定,并结合个别访谈,深入了解和掌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少数民族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基本状况。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思想政治课教学、学校制度及具体规定、校园文化活动以及社会和家庭各层面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倾向,反映出相应的特点。测评结果显示:青海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程度普遍偏高,但逆反程度并无性别、年级、政治面貌、民族等方面的显著差异。 分析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受现实政治制度、经济条件、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家庭环境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状态的影响。针对青海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状况,综观校内外的现实环境和教育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一要净化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及文化环境;二要优化学校教育环境,包括完善学校制度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改进教育措施和方法;三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养,进一步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四要强化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提高自我修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