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农村家畜粪便和有机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本文以农村家畜粪便和有机生活垃圾为研究对象,根据蚯蚓食用饵料所需的C/N比设计了六个不同组合的农村有机废弃物作为基质混入土壤,分别为1组(猪粪与稻草堆肥的产物)、2组(牛粪与稻草堆肥的产物)、3组(未预处理的有机生活垃圾)、4组(预处理的有机生活垃圾)、5组(猪粪与有机生活垃圾堆肥的产物)、6组(牛粪与有机生活垃圾堆肥的产物)。本试验引进了日本“大平二号”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在室内进行盆养试验,同时以未放养蚯蚓处理的组合作为对照,对日本“大平二号”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分解不同家畜粪便和有机生活垃圾的能力及其生长、繁殖状况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1)蚯蚓对农村有机废弃物的减量效果为:3组>2组>1组>6组>5组>4组,在合理的温度、湿度、pH值条件下,蚯蚓完全可以分解处理未预处理的有机生活垃圾以及家畜粪便堆肥后的产物。在同样的条件下,蚯蚓分解处理未预处理的有机生活垃圾要比分解处理其它组合的效果要好。蚯蚓分解处理未预处理有机生活垃圾的生物降解率最高,达到75.688%。 (2)蚯蚓的日增重倍数和日增值倍数在预处理的有机生活垃圾组合中最低,在未预处理的有机生活垃圾组合中最高,未预处理的有机生活垃圾组合中蚯蚓日增重倍数是0.139,日增值倍数0.177。 (3)不同基质的土壤中,有机碳、总氮、总磷、速效氮、速效磷增加,有机质、C/N比降低,未预处理的有机生活垃圾组合pH增加,其余各组合均有降低;本试验结束后各组合蚯蚓体内重金属Cu和Zn的含量超过其作为饲料的标准。 本试验利用蚯蚓处理农村家畜粪便及有机生活垃圾,同时开发出蚯蚓生物有机肥,变废为宝,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和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模式,综合效益可观。综合各项指标可知,蚯蚓分解处理未预处理的有机生活垃圾效果最好,且无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