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大直径超长群桩承载特性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henquanche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增多,大直径长桩、超长桩的应用急剧增多。尽管大直径超长桩被大量使用,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关于超长桩设计理论按常规桩的计算理论,很难做到经济合理,存在理论与实际间的矛盾。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中关于负摩阻力的经验数值,是通过三个现场试验获得,对于数值的合理性,许多学者提出了质疑,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工程实践。由于经济和技术上的困难,湿陷性黄土场地群桩静载荷试验没有进行,室内试验也都较为少见。因此研究湿陷性黄土场地上超长桩的承载特性,优化桩基础设计,是桩基理论自身发展和工程界的迫切要求。通过群桩模型试验,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超长群桩基础的承载力性状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基桩桩身轴力、侧阻力和负摩阻力随群桩沉降发展的相关结果,深入分析了长群桩基础的沉降规律和荷载传递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竖向荷载作用下,通过细观、微观角度分析了基桩对桩周、桩端土体的影响范围及趋势。该成果可为长群桩基础沉降性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本文开展室内大直径超长群桩模型试验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天然黄土具有很强的结构性,在采样、运输、制样过程中,都会对试样不可避免的产生扰动。本文基于模型试验相似理论和Monte Carlo原理,选用石英粉、砂、膨润土、石膏和工业盐,采用空中试验自由下落法制备人工湿陷性黄土。对不同含水量和压实度的土样进行土工试验、能谱仪元素分析和电镜扫描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人工黄土的元素组成与天然湿陷性黄土的一致性;人工制备黄土的湿陷性随着初始含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压实度的增大线性减小,湿陷规律与天然湿陷性黄土相似;该人工黄土具有易受应力状态和浸水影响的结构性。随着压实度和含水量的增大,颗粒的各向异性、面积比和等效直径增大,而扁圆度和充填比减小。土的湿陷系数与各向异性、扁圆度、面积比等微结构参数存在着良好的相关关系。从微观角度合理地解释了该人工黄土相似材料的湿陷性机理,与天然黄土湿陷规律有较高的契合度,可较好地运用于室内模型试验中。(2)在岩土工程实验室进行了常规和模拟降水下渗两种条件下大直径超长群桩的室内模型试验,并分层取样进行土工试验、微观结构扫描以及X射线能谱仪元素测试,测得了土的各项物理力学参数、微结构图片以及元素组成,并从宏观力学以及微观角度分析了竖向荷载以及降雨入渗对不同深度处模型土的影响。(3)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黄土地区大直径超长群桩的沉降规律,分析了降雨下渗引起持力层和桩周土层含水量增加对基础沉降特性的影响,对大直径超长桩基的荷载传递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群桩基础轴力、端阻力及侧摩阻力分布规律并分析水的下渗对荷载传递性质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场地上超长桩的承载特性,为日后优化桩基础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其他文献
目前国内的工程隔震、抗震研究,大多数集中在高层、超高层及大跨结构方面,对村镇建筑的隔震、抗震研究较少。而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大多数人口仍集中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近
地陷是指在自然因素或人类活动因素影响下,地面由于地下物质移动而发生的渐进下陷或急剧下沉。目前地陷研究主要在现场勘察、机理分析、概率分析和数值模拟这几个方面开展,尚
随着塑料制品在各个领域里的广泛应用,产生的废旧塑料也越来越多。大量的废旧塑料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甚至会危及人类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如何有效的处理废旧塑料是摆在人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目前已有比较多的回收处理废旧塑料的方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废旧塑料的回收再利用。但同时也存在效率低下、再生产品性能较差以及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影响了这些方法和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在信息化程度极高的今天,在工程建设行业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我国桥梁工程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异形结构的桥体形
城市供水管网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保障供水管网安全和高效运行,降低管网漏耗,历来受到政府和供水企业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
本文以兰州市白塔山黄土边坡滑坡病害为工程背景,对黄土地区滑坡的破坏机理及整治技术进行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首先,对黄土的分布、特性以及滑坡的成因、分类进行了
半刚性连接是一种性能介于完全刚接和理想铰接之间的连接形式,在外荷载作用下该连接形式可以传递弯矩,但是梁柱之间有相对转角产生。在钢框架结构中,梁-柱半刚性连接对结构的
本文主要针对深孔松动爆破技术的理论分析和控制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在阅读了大量的参考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深孔松动爆破技术的理论基础、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外的发展情况,针对深孔松动爆破技术在煤矿开采中过断层的应用较少的现状,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必要性和前沿性,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深孔松动爆破技术的爆破理论、成缝机理以及裂纹扩展的情况进行分析。利用数值模拟软件ANSY
我国是一个多丘陵、多山地、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脉起伏较大的国家,山地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3%。同时,它又是大陆地震最集中,活动性最高的国家之一。因而,研究地震作
大跨度桥梁在经济、交通等方面占据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在地震中一旦遭受破坏,将造成震后救灾工作的巨大困难,并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斜拉桥及其关键构件进行正确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