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高性能武器系统的飞速发展,弹药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新型常规武器对炸药装药的起爆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聚物粘结炸药(PBX)是一类具有较高能量密度、优良机械性能和较高安全性能等的高能复合材料,在国防和国民经济等领域广为使用。然而,即便是PBX这类钝感炸药,意外爆炸事件也时有发生。为适应高性能武器装备发展的需要,研究钝感高能炸药的各项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PBX炸药本身结构复杂,加之其在发挥效能前的服役过程中所受力学环境复杂,研究PBX炸药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动态力学性能是目前研究炸药安全性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旨在研究PBX炸药的动态力学响应和损伤的产生和发展规律。采用霍普金森压杆(SHPB)作为主要的实验平台,研究PBX炸药的动态压缩和拉伸力学特性,并观察PBX炸药受动态加载后的细观损伤形貌,最终建立含细观损伤的本构关系,为研究含能材料的安全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本文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PBX炸药力学性能的基础研究,从宏观层次观察了损伤的发展及其在应力应变曲线上的反映。从实验结果看PBX炸药这类材料具有典型的力学脆性,脆性材料的损伤模式一般以微裂纹的产生和发展为主,要研究其损伤特性就需要观察内部细观裂纹的发展变化。因此,第二部分采用巴西实验为主要加载方式对PBX炸药的细观损伤演化过程进行了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在获得了PBX炸药的损伤特性之后,需要对其发展规律进行数学描述。在本文的最后一部分,采用微裂纹扩展区损伤本构模型来描述PBX炸药内部微裂纹演化发展对宏观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详细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的内容主要为PBX炸药的宏观动态力学响应研究。首先针对PBX炸药这类破坏应变很小的脆性材料,改进传统的SHPB测试方法以获得更为准确的实验结果。采用半导体和石英晶体联合测试技术提高实验信号的信噪比;采用不同脉冲和不同波形整形器进行加载研究PBX炸药的宏观损伤力学特性,发现PBX炸药的损伤发展对冲击加载比较敏感,且极限加载应变率很低。根据PBX炸药的一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特点,建立了对PBX炸药单轴压缩下的唯象本构描述,能较好地反映PBX炸药从加载到破坏后卸载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为精确标定半导体的灵敏度系数和石英晶体的压电系数,将改进的激光微位移速度干涉系统用于SHPB系统杆中质点速度的测试。结果表明,激光干涉方法标定的系数比传统方法标定的系数要小10%左右。由于激光微位移速度干涉仪可采用多点同时测量,本文尝试直接测量SHPB实验中试样两端的速度历史,获得材料的应力应变响应并拓展到中应变率实验的测试。为研究PBX炸药的组成结构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对三种PBX炸药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获得了三种炸药各力学参数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了PBX炸药中各成分对力学量的贡献。结果表明,各材料的动态模量、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破坏应变基本保持不变。三种PBX炸药中,PBX3具有较特殊的破坏模式,力学性能相对稳定。TATB的加入对HMX有很明显的钝感作用,对PBX炸药的整体宏观力学性能有很大的改善。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为PBX炸药的细观损伤发展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采用准静态和动态巴西实验对磨抛后的PBX炸药进行加载,回收试样观测PBX炸药的细观损伤发展情况。结果表明,PBX炸药中裂纹是主要的损伤形式。静态加载时,微观裂纹主要为界面脱粘裂纹,宏观裂纹主要为穿晶断裂裂纹;界面脱粘裂纹在加载早期即可形成,但不影响材料对外界的承载能力;穿晶断裂可能是试样破坏的主要原因。动态加载时,观察到的微裂纹和宏观裂纹均为穿晶断裂。采用离散元数值方法模拟PBX炸药在巴西实验过程中的裂纹扩展过程。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用HMX炸药晶体的参数作为均匀材料的基本参数,模拟均匀材料在巴西实验过程中的应变场分布,符合巴西实验的理论分析结果。建立能反映PBX炸药细观结构的模型,并模拟了PBX炸药圆盘试样受巴西实验加载后的响应情况。模拟结果表明:沿晶断裂先于穿晶断裂出现;带有沿晶裂纹的试样依然能承受加载;晶体出现断裂后试样内部结构失稳,表现为宏观失效;颗粒尺寸小的试样抗拉性能增强,在微裂纹形成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还能承受加载,直到穿晶裂纹出现。第三部分为PBX炸药的含细观损伤本构关系研究。采用裂纹的张开,闭合裂纹的摩擦滑移以及翼型裂纹的弯折扩展等机制来描述PBX炸药的本构行为。考虑单轴压缩加载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裂纹扩展区概念发展的含细观损伤本构关系能反映PBX炸药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基本形状。最后,对该模型进行了理论改进以用于描述动态加载时材料的响应。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发展该模型用于LS-DYNA模拟中,为武器效应评估提供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