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的发展历程中,住区作为旧城更新改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重要课题之一。我国老工业区住区大多为计划经济时期由国家或单位开发,供本单位职工生存和发展的居住聚落。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制度经历了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市场经济三个阶段,与之同时的是我国住房制度随经济体制变迁而变迁的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城市建设、更新大规模推进。这些建成于建国初期和计划经济时代的老工业住区已经开始老化,社会、经济和居住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城市和住区的发展。山西省是国家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山西省的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太原、大同等这些老工业城市中,至今仍然存在着大面积的老工业住区。这些老工业区住区曾经为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现今看来,这一片片的住区烙上了浓重的时间记忆和历史烙印,落后于城市发展的轨迹,住区环境破坏、建筑功能老化逐渐失去合理性,面临着命运选择——被拆除、被推倒再次开发还是保存现状持续高能耗的运行,还是进行技术改造被赋予新的生命,发挥能效性延续建筑生命。本文由此出发,通过对参考文献的大量阅读和细致分析,对山西省当前老工业住区的实际调查,结合山西省省情和相关技术,参考住区和建筑改造的相关规定,将地域气候特点、住区文化和现有居住条件与有效的节能改造技术措施结合在一起,进行深入严谨的研究从而获得详实的资料,从中进行分析、整理、提炼并加以综合,得出适宜于山西省老工业住区的改造方法,力争达到健康舒适、节能高效、经济合理、和谐优美,为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人居新山西”的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本课题是住宅区更新改造研究系统下的分支,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角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通过系统的研究得出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以期对探求山西省老工业住区更新改造方法上有所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