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台后的国民党与台湾政治生态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民党从大陆退守台湾50年,经历了从专制的一党独裁统治,到成为在野党的过程。其间,国民党从内部进行了数次自我调整、整顿和改造,力图通过自我的改造而重新振作起来。尽管国民党的党建工作收到一定成效、台湾经济得到很大发展,但因国民党虽为资产阶级政党,却先天的具有东方殖民地政党的封建政团特质,组织构架的专制、观念的滞后,使其不可能清楚地认识到在台湾民主化、本土化旗帜下台湾独立运动的面目,加之自身的管理腐败和黑金政治,使得这家百年老店,终于在200O年失去了政权。 该文在全面梳理这段历史的同时,对台湾社会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政党理论,对国民党及在台湾的其他政党所处的政治生态进行了分析、判断。该文认为,台湾目前的政党生态环境是恶劣的;台湾目前各政党的施政不是以公共政策为手段的;这种以族群情绪为政策取向的政党理论架构,无法实现现代政党政治的目标,这在今天两岸关系的背景下是很危险的。在台湾特定的历史人文环境下,目前台湾无法形成真正符合现代政党政治规范的两党政治格局。 该文在仔细研究了台湾政治生态、文化特征、竞选方式后,从国民党内部原因、政党生态外部环境的变化、民进党竞选策略以及岛外因素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国民党败选的原因。同时对台湾岛内政党今后的走向进行了判断。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研究《巴拉第与晚清中俄关系》。力图正确评价巴拉第·卡法罗夫,从而加深对晚清社会的认识。  本文将从文化,外交和经济贸易三个方面来论述“巴拉第与晚清中俄关
马建忠是天主教徒,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著名的改良主义思想家。本文通过研究马建忠的生平,体现出这个人物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尤其强调特殊的身世对其思想和行动的重要影响。同时
康熙朝是清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时期。它上接明清之际社会动荡、内忧外患、经济萧条、国困民穷之敝,下启百余年社稷康宁、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民生渐裕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