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二会议及其后的天主教—犹太教对话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犹太教与天主教会在经历了上千年的彼此对抗与纷争之后,终于在1965年梵二会议之后握手言和。梵蒂冈教廷召开梵二会议,发表《我们的时代》宣言,开始重视改善与犹太教的关系。《我们的时代》(第四号)是天主教方面在新时期处理与犹太教关系的指导性文件,它打破了犹太圣堂与天主教会数个世纪的沉默,开启了两教关系的新时代。《我们的时代》(第四号)取消了“取代论”,这一曾经的基督教神学的核心与支撑,推动着基督教神学的革新与发展;重拾基督教会的信仰之根,强调耶稣及教会的犹太性;号召互相尊重,开展宗教对话与世俗领域的合作;撤销了对于犹太民族上千年的“弑神罪”的指控,为犹太民族正名。可见,这一文件为两教关系良好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但由于对话时间尚短,许多问题仍然存在。可是,不可否认的是,梵二会议及《我们的时代》(第四号)在之后的两教交往中意义重大。本文将尝试分析这份文件的意义,及在此之后两教之间的关系发展。文章将简要介绍梵二会议及《我们的时代》(第四号)的基本内容及意义;分析《我们的时代》(第四号)所阐明的五个重要的神学问题,即承认犹太人所拥有的圣约继续有效、重拾耶稣与教会的犹太性,探寻信仰之根、号召相互尊重,开展友好的对话与合作以及取消了“弑神罪”的指控,为犹太人正名;以及教会传扬福音的使命。第三章则侧重于论述上述五个问题在梵二会议之后的发展及演变,以及由此产生的争议及思考。主要包括:关于圣约观念的发展、对圣约模式的思考;对于教会犹太性表述的再思考;两教对话的困境、以及两教对话所处的层次;对于反犹主义的进一步反思;天主教方面对于向犹太人传教的态度以及修改“耶稣受难日”祷文事件。第四章围绕与梵二会议相关的其他争议问题而展开,包括天主教会对于以色列国的态度;以及教会对大屠杀的反思,天主教方面对于反犹主义与反犹太教行为的区分等等。第五章侧重论述犹太教方面对于上述问题的回应,以及犹太教内部不同的对话态度及参与度较低的原因。第六章是结语部分。本文认为,两教在对话之中逐渐开始相互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表达,在坚守自己的信仰同时能够“按其所是地尊重对方”,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与发展。两教都开始了新的神学反思的进程,这期间无疑会不断地有新问题,新争议的产生,但总体来看,这是有益的。但同时也应注意,数千年的偏见与误解并不能在短短几十年内彻底消除,因而对话中有反复与争论也是正常的,但若想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偏见,则需要双方持续不断的真诚的努力与坚持。
其他文献
橡胶混炼过程中的生热与导热对胶料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对此状况进行研究 ,文中对双轴密炼机中混炼胶料时所产生的热量和降温措施作了详尽的研究 ,以供广大橡胶工
目前我国养老面临的一大难题是构建服务全面覆盖、群众普遍认可,吸引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养老服务体系。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相关服务人员作为服务供给主体,提高其整体素质能更
为更好推进我国自主创新工作,近期,国家知识产权局针对PC/ABS、ABS领域的发明专利进行了统计,统计报告显示: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期间,在该领域内,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共计2313
<正>即日起,建筑安全杂志官方网站http://jzaqzz.cn/正式启用。原域名http://www.jzaqzz.com/不再使用。网站已实现以下功能:在线订阅《建筑安全》杂志(可在线支付)、在线投
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三大系统之一,它融合了印度教、汉地佛教以及西藏的本土宗教苯教。自松赞干布时期佛教正式传入西藏,到后弘期的喇嘛教以及各大教派的形成与发展,藏传佛教
一、前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改革开放的扩大,众多的文体明星开始进入学生的视野并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与之相伴随的是偶像的研究开始进入研究者
19世纪的中国基督教会作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的产物,除了本能地获得民族性和实现本土化之外,还呈现出一些新特征。本文通过史料分析和理论探究,暂将这种新特征命名为“群区
<正>2011年8月27日《新民晚报》B6版《人过七十不守财》,为老年人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开出了一帖良药。不过白璧微瑕。文中写道:因此,有的老人,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老人,一辈子
敦煌是中古时期的佛教名城,寺院林立。其中开元寺由于是玄宗于开元二十六年(738)下旨在全国各州兴建,地位特殊。保存下来的敦煌文书中有大量关于开元寺来历,开元寺僧人生活状
针对当前海洋监测系统现状,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作为监测定位和通信设备,提出一种基于舰载北斗卫星设备的下一代智能型海洋监测系统架构。规划系统总体结构及系统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