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环境效率评价及景气指数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ao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阻止环境继续恶化,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总量控制的原则,“十三五”规划又明确质量改善的核心。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双重目标的约束下,环境效率的持续改进既是污染物减排的长效机制,又是质量改善的内在要求。因此,对环境效率进行科学的评价及监测成为一项富有意义的工作。本文旨在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监测环境效率的运行并推动环境质量的提升。首先,界定环境效率的内涵及其景气概念,系统剖析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及景气原理,为环境效率评价及监测提供理论支持;其次,采用综合评价法改进环境效率表达式,测算我国内陆各省2001-2013年的环境效率水平,结合收敛性检验分析其变化趋势及时空差异;最后,借鉴经济景气分析的原理,构建环境效率景气分析指标体系,编制扩散指数及合成指数并对其进行监测预警。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环境效率测算表明我国区域环境效率水平呈现波动上升的时间分布趋势和由东至西逐级递减的空间分布特点;(2)收敛性检验得出我国区域环境效率水平的省际差异随时间的变化呈现总体发散、局部收敛的趋势;(3)扩散指数和合成指数的编制结果与环境效率测算结果保持一致,有效地反映和预示了我国区域环境效率的运行情况;(4)景气分析显示我国区域环境效率于2001-2013年期间运行良好,但同时也要警惕个别先行指标的不景气动向,需要通过不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大人力科技投入、完善环境保护管理等措施,以促使环境效率的持续改进和景气运行。论文的创新点可能在于:(1)采用能够衡量多种环境负荷的综合评价模型测算我国各省环境效率水平,运用收敛性检验考察各区域内省际差异的趋势;(2)提出环境效率景气的概念,运用景气分析方法来捕捉环境效率的动态变化,延伸出的一个崭新的评价角度;(3)通过编制扩散指数观测环境效率变化的方向,编制合成指数观测环境效率变化的幅度,完善了评价的预警功能。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阴虚/气虚)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3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0例氨咖黄敏,1~2粒/次,3次/d;吗啉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沟通的时代,沟通是一个组织赖以生存的重要过程。但由于在沟通过程中出现沟通双方彼此不能接纳,沟通者的自卑情结、未先通情再达理,以及没有正确地运用好态
山地乡村新民居建设往往存在环境破坏严重、设计形式单一、建造难度大等问题,基于此背景,文章展开对山地乡村聚集式新民居设计新思路的探讨。文章以真实项目基地为载体,提出
由于造纸漂白废水中有机物具有种类多、毒性大、难降解的特点,采用常规水处理技术,往往成本高、降解效果不佳。本论文选用高级氧化法中的电化学氧化法,采用具有较高析氧电位
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本研究以土壤生态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无脊椎动物蚯蚓为模式生物,研究了目前广泛使用的溴敌隆、氰戊菊酯和哌虫
文章构建了一个具有多重权值的能源贸易网络模型,用意模拟全球能源贸易。依据网络分割原理,将多权值的能源贸易网络划分成多个具有单权值的子网络。基于LaSalle不变性原理,对
随着石墨烯系纳米材料(graphene family nanomaterials,简称GFNs)的发现、生产及广泛应用,其进入水环境系统的几率大大增加,可能会对水环境系统造成不利影响。但目前关于GF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