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研究草铵膦在油菜植株、土壤中的消解情况及其残留对下茬作物水稻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油菜在苗期施用灭生性除草剂草铵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草铵膦在油菜植株、土壤中的消解情况及其残留对下茬作物水稻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油菜在苗期施用灭生性除草剂草铵膦除草后叶片和土壤中草铵膦的消解动态、成熟期喷施草铵膦催熟后草铵膦在油菜角果、茎秆和油菜籽中的消解情况以及对喷施草铵膦后茬作物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施用1%草铵膦,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油菜叶片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3d和3d,喷药后21d,转基因油菜叶片中测不出草铵膦存在;在田间条件下夏季土壤和秋季土壤中草铵膦的半衰期分别为2.5d和6.6d,夏季土壤和秋季土壤分别在中第14d和第28d检测不到草铵膦;室内恒温4℃和25℃情况下,草铵膦降解速率较田间环境中缓慢,半衰期分别为21d和14.4d;10%草铵膦催熟后,角果和茎秆中草铵膦残留值较高且降解速率缓慢,油菜种子中草铵膦含量极低,30d后检测不到种子中的草铵膦的残留。水稻播种前15d,土壤喷施1%和10%浓度草铵膦,水稻出苗率明显低于不施处理,10%处理叶片SPAD值在播种后30d内一直最低,肉眼可见偏黄绿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处理出苗数与叶片SPAD值接近,处理间根长、农艺性状、产量等因素差异不明显,水稻种子中没有检测到草铵膦的残留,说明油菜田施用草铵膦对后茬作物水稻安全。本研究为草铵膦在油菜和水稻轮作体系中的使用提供合理指导。
其他文献
金鱼草为车前科金鱼草属植物种,原属玄参科,因花形似金鱼而得名,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金鱼草除了广泛的园林应用外,在科研上也是经典的模式作物,它在生长阶段叶序会发生变化,因此十分适合研究叶序变化的调控机理。综合考虑生长素极性运输对叶序发育的重要作用和金鱼草同一时期不同叶序基因表达量的差异,选择克隆生长素输出载体PIN1c基因,研究Am PIN1c基因功能。获得下列主要结果:1、分析实验室金鱼草幼芽顶端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的生理学作用不只限于抑制骨骼肌生长,在机体代谢过程中可能也发挥重要作用。本试验以Mstn-/-鲁西公牛与鲁西牛和蒙古牛的F1代为研究对象,分析鲁西牛、蒙古牛、中国西门塔尔牛、和牛及Mstn-/+F1代的Mstn基因突变,检测不同月龄Mstn-/+F1代牛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研究空腹与饱食运动前后的血清代谢物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鲁西牛、蒙古牛和
轻质的夹芯层和薄面板组成的夹层结构具有优异的性能,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和船舶等各种行业中,目前我国对夹层复合材料研究比较落后,国内高新技术行业上用的夹层材
本文主要考虑含有两个自变量的对角型一阶线性偏微分方程组,用如下向量方程表示:U_t(x,t)+AU_x(x,t)=BU(x,t),其中(?)并且u_t(x,t)+au_x(x,t)=bu(x,t)是一类最基本的方程,称
假肢手接受腔作为假肢手与残肢连接的桥梁在假肢手功能发挥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针对甘云提出的可控式假肢手接受腔的设计方案的缺点与不足,基于假肢手生机界面功能传递
硝酮是极其重要的含氮氧原子的化合物。它不仅作为有机中间体在化学合成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还为构建各种杂环化合物和生物活性的小分子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环状硝酮
本文考虑径向对称形式的双极稳态HD模型的渐近极限问题,包括零电子质量极限、零电子质量和零空穴质量极限以及松弛时间极限.主要研究方法和结果如下:第一,我们定义径向对称解
本文主要将μ遍历函数与旋转周期函数相结合,得到一种新函数:μ伪旋转周期函数.并简要介绍遍历函数与旋转周期函数的研究现状,得到μ伪旋转周期函数的基本性质.最后,利用指数
背景:早期胃癌治疗首选手术治疗,但其检出率低。局部进展期胃癌提倡术前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辅助化疗的模式,目前仍在进行大量前瞻性研究、对照研究的探索。而晚期伴远处转移胃癌仍是胃癌治疗上的一大难题。中医药治疗各期胃癌有其独特性,可辅助化疗减毒增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贺用和主任医师从医30余载,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尤其在治疗胃癌方面,有其独到见解和学术思路。目的:利用中
曹植作为汉末魏晋文学内容和体裁的巨大变革和开拓者,足以成为整个时期的代表。随着文学的独立与发展,人们对曹植的作品研究越来越深入,但实际上,除了诗歌和辞赋外,对于他的政论文研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力图对其政论文创作做一个全面的整理。第一部分论述汉末魏晋的政治文化背景,厘清社会形势对曹植政论文创作的影响。第二部分重点解析和论述曹植政论文的思想内容。首先对章表、颂赞、论说、书序等文体的衍变过程进行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