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并购不仅是企业扩张的主要方式,也是企业不断由衰退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和蜕变的重要途径,是企业进军新领域的有效手段。在全球竞争一体化格局下,产业整合和发展成为企业并购的主题,通过调整自身产业规模,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成为并购的内在驱动力。因此,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可以促进资源的快速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结构有效调整与优化升级。而税收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任何形式的涉企税收政策及其变更,都将直接影响企业成本,进而对企业并购决策施以影响。税收效应尤其是税收减免政策一直是企业并购中考虑的重要因素,也是并购市场顺利运作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本文以公共财政理论、企业并购理论和产业调整理论为基础,考察并购税收政策对企业并购决策与产业结构的影响,主张通过并购税收政策的设置与调整,适度引导企业间并购重组行为,实现产业合理集中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并购、产业结构调整、税收调控间的关系主要归结为:国家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出发,通过产业分类,对不同类型的产业采取差异化的税收政策,主要包括征税对象差异、税率差异以及税种差异等。对鼓励类产业,通过制定免税并购政策、较低的并购税率等措施,降低企业并购交易成本,提高并购收益,鼓励并引导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方式,向鼓励类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宏观目标。对于淘汰类及过度集中的产业,则通过较高的并购税率、较多的征税对象以及资源税、环境税等政策,限制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一关系由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出发,通过制定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企业微观行为,而企业微观行为的调整,又进一步促进了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通过2003-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对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香港、澳门、台湾与西藏)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进程进行了评价,发现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进程推进缓慢。对企业并购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检验表明:不论是并购交易数量,还是并购交易规模,企业并购行为的增加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进程均存在促进作用,通过引导企业间并购行为,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企业并购中政府干预的国际经验,及优酷并购土豆、联想并购IBM-PC业务等案例的研究,则进一步验证了税收对企业并购的重要影响,以及对企业通过并购实现产业转型的重要意义。引导企业并购的目的在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因此企业并购税收政策的制定要以产业为基础。根据产业特征,对不同产业进行分类,制定《并购税收调控行业目录》,针对不同产业实行差异化的税收政策;在一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行业特征,发挥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以及资源税等税种对企业并购的调控功能。同时,为避免出现垄断势力,企业并购的税收调控政策应根据产业集中度的变化状况进行动态调整,在产业集中度较低时采取鼓励并购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产业集中度过高时采取限制性的政策,建立并实现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的良性互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