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教育课题。在新的国际安全形势下,建立在现代经济社会,尤其是全球化经济和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各国的爱国主义教育都不断出现新的特点和新的问题。同样,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新问题。为了加强江西省大学生爱国主义建设,本文以生物、医学领域广泛应用的定性数据分析理论为指导,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大学生的爱国认知、爱国情感、爱国意志、爱国行为及各个教育主体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关注程度等方面分析了江西省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和形成因素,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和建议。本文是以在江西省高校就读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江西省9所高校的889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获取了江西省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基本现状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主流思想意识是健康向上的,但将爱国情感转化为实际爱国行为的能力相对较弱,国家意识不强,价值观存在偏差。数据的列联表统计分析表明,江西省内“211”院校和非“211”院校之间的大学生中,在入党意识、自愿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意识等方面存在差异;民办院校与非民办院校相比,在对国家大事关注程度、自愿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对爱国主义教育重要性态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在对爱国主义教育重要性态度方面的差异性更为突出。根据统计结果,本文结合形成江西省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的主客观原因,对当前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由此认为,要改变江西省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应有针对性地从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发挥家庭在教育过程中的协作能力、形成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化和提高高校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等四方面入手,从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发挥各个教育主体作用的角度出发,切实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